近日,冯元平又一次参加艺术展览活动,他最喜欢把这种传统技艺演示给孩子们看。本人供图
剪刀可大可小,彩纸可厚可薄。手指灵巧辗转腾挪、纸屑飞落之后,作品便产生了。
这,便是剪纸技艺呈现给人们的样子。
在沈阳市的“剪纸圈”里,剪纸艺术工作者冯元平的名声在外。
上海世博会辽宁非物质文化主题展览、辽宁友谊宾馆、沈阳市尤其皇姑区的街巷里……都能找到他的艺术“手”迹。
剪纸技艺在我国流传已久,冯元平剪纸技艺自然也有迹可循:它是在陕西、山西剪纸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辽沈黑土地元素,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乡土气息。
他的作品《归来兮》,于2002年6月喜获第四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并在多地巡回展出;作品《鸟趣》、《憧憬》参加中国艺术节,并被浙江温州民俗馆收藏。
2018年春节期间,沈阳首届剪纸节举办。此次展览活动中,人们看到的作品,有一半出自冯元平之手。而这背后,是他对剪纸技艺的文化创新。
冯元平的外祖母郝牛双,在山西吕梁地区有着很高的影响力,人称“剪纸巧手”。冯元平的母亲刘来汝继承母亲的技法,也在剪纸上有所造诣,在当地小有名气。冯元平自幼喜欢上了剪纸。
数十年来,他一直热衷于剪纸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他的刀工既有北方民间剪纸粗犷、质朴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纸细腻、秀丽的风格。点线连接,点、线、面连接,纤细精妙,形成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虚实、阴阳、灰白的奇妙结合,能形成立体多维的动感效果。
2012年,冯元平剪纸艺术馆成立。次年,他被授予辽宁省“十大剪纸明星”称号,此后又陆续获得“辽宁省剪纸大师”等称号。
他的作品涉猎角度更为广泛,一度还赴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展演。国际视野之下,他创作出众多体现国际交流、文化互动主题的作品,被外国友人和机构收藏。
“新冠”疫情发生后,冯元平和他的学生们执剪刀为号角,用剪纸艺术品的形式,歌颂白衣天使“逆行”出征的伟大精神,相关作品一经展出,引来人们久久驻足。他收集一线工作人员的照片,创作了以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院士和一线医护人员、志愿者为主角的剪纸作品,同时还记录社会各界奉献者的身影。
昨日下午5时许,冯元平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又一次参加民间艺术主题展览。
“下午4点多钟就来,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才走。”冯元平说,在自己的展台前,总有一些小朋友驻足,“他们对剪纸感兴趣,看不够,这是我最喜欢的场景。”
在他看来,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他和一众剪纸艺术工作者的情意,“不管是花鸟虫鱼,还是人物,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江河溪流,都是记录我们热爱的土地,展示我们的生活。”
“艺术作品来自于生活,要紧跟时代,紧跟沈阳这座城市乃至我们国家的变化,要传递这个时代的正能量。”冯元平坚信,一张薄薄的剪纸,总是能承载人们对生活的深情。
辽沈晚报记者 杨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