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树木林立,绿荫成片,一座座村居鳞次栉比。很难相信就在20多年前,这里还是风沙漫卷,寸草难生。说起这样的变化,就不得不提到村里“治沙书记”董福财,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北甸子村才有了沙漠变绿洲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到了农闲时,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树荫下唠嗑,还不时地回忆起老书记,任谁都得由衷地说上一句:“多亏了老董,要是没有他,早就没有咱们这个村子了。”
这话,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
董福财,男,汉族,1953年5月出生,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3月21日因病去世。董福财生前曾被评为彰武县造林先进个人、阜新市防沙治沙先进个人、阜新市党员“双带头”标兵。去世后,被追授“辽宁好人·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2015年“七一”前夕,中共辽宁省委追授董福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北甸子村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沙地南缘一线长43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豁口素有“辽宁沙窝子”之称,而阿尔乡镇是“辽宁沙窝子”北面第一道防线。半个世纪前,这里一年四季风,风过三尺沙,种子秧苗被连根拔起,只能反复翻种,一年忙下来,地越种越“薄”, 村民日子也越过越紧巴。1996年,国家相关部门派来工作组,给出了北甸子村可以进行整体移民的规划。
董福财是当时的村主任,他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故土难离,他和沙子较上了劲儿:“我们不搬!这块地是国家的,也是我们北甸子人祖祖辈辈的根,要治沙就让我们来干吧!”从此,北甸子人开启了植树治沙的征程。
沙上栽树,谈何容易,很多村民把这当成一个笑话,可董福财坚持要干。1997年,他带着老伴和两个刚成年的孩子,率先迈出了植树治沙的第一步。他贷款1万元,包下200亩荒地。每天天一亮他就往沙坨子上跑,天黑了才回家。沙丘一般都高达四五米,坡度最少也有五六十度,即使空着两手往上走都费劲,更何况董福财还要带着工具、挑着树苗,艰难地走在沙丘上。最头疼的还是挖坑。沙丘上没有湿土,一边挖坑,流沙一边回填,即便种上树苗,一夜大风都刮跑了。董福财想尽各种办法,琢磨着从家里抱来玉米秸秆,横七竖八地铺在沙子上,先固沙,再植树苗。这回终于成功了。渐渐的,村民们惊喜地发现,沙丘上有了绿意。第二年,越来越多的村民和他一起干起来。董福财带动村上11户党员农户表率跟进,包山造林。
栽树苗需要大量用水,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喷淋灌溉,浇树的水都来自于几里地外的水泡子。董福财的儿子董伟那时刚成年,也跟着父亲每天到沙坨子上种树。他回忆,装水的大铁桶有半人高,被称为抗旱桶,一桶能分成30小桶,一小桶能浇一棵树。董福财先用马车把大桶水运送到坡下,村民们再一字排开,一小桶一小桶地把水传递到坡上。
那些年一到造林的时节,董福财终日忙于栽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由于长时间在沙地里站立行走,两条腿疼得不行。“半夜经常能听到 ‘咚咚’的声响,那肯定是我爸的腿又犯病了,人都睡着了还无意识地在炕上摔腿。”董伟说。
时隔20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再次登上沙坡,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盎然的绿意。白晓华是现任北甸子村的支部书记,曾与董福财一起工作过5年。在他的印象里,董书记是一个特别认真、细致的人。有一次,董福财发现自己亲家母栽的树苗不合格,毫不客气地全给拔了。亲家母含着眼泪把树苗重新栽上。
董福财数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最终,沙坨子绿了,百姓富了,村子美了,董福财却积劳成疾。
2015年3月,在弥留之际,董福财依然牵挂着植树治沙。他对乡亲们说:“只要我不死,还要带着大伙儿种树,北甸子就是我的家!”
目前,北甸子村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4%,林地面积3.6万亩,高于全镇和彰武县的平均水平。这些年来,董福财亲手栽下树苗3万多株,带领全村植树300多万株,在科尔沁沙地边缘构筑了一条十几公里长的防护林带。
辽沈晚报记者 闫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