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加持,助推“中国战机第一股”上市。资料图片
工行抽血式帮扶与本钢共渡难关。图为本钢露天矿。资料图片
1983年,工商银行贷款8900万元给鞍钢半连轧厂总体改造项目。资料图片
1992年3月9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省行对鞍钢联合贷款。资料片
辽宁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称,更是“新中国工业摇篮”。
鞍钢、本钢、辽河油田、沈飞……这些在中国工业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的企业,在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十字路口,在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中,勇立潮头。
在改革开放的新长征路上,辽宁工行人在锐不可当、千帆竞发的洪流之中,竭尽全力,为时代添上一抹永不磨灭的红。
1994年的最后一天,夜11时,时任鞍山钢铁公司总经理的李华忠,在桃仙机场接到了从北京飞回的工行鞍山市行隋运生行长。隋运生随身携带的是从工行总行获批的贷款资金。
当1995年第一个朝阳升起时,鞍钢涅槃再起飞。
风雨同舟 三级联贷托举鞍钢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东北的老工业基地纷纷思考着如何实现由粗放转向集约的历史跨越。
1994年,今日鞍钢集团的前身——鞍山钢铁公司,大部分生产依然沿用着50年代由前苏联援建的设备。工艺装备的落后让时为鞍钢总经理的李华忠下定决心要搞一场影响深远的技术改造。
可当时的鞍山钢铁公司不仅拿不出生产线改造的资金,还背负着工人们的工资压力,改造的规模和力度严重受阻,甚至面临倒闭。
“不改造等死,搞改造找死。”面对这样捉襟见肘的严峻形势,李华忠最先想到的援手就是工商银行鞍山鞍钢支行。鞍钢支行,前身为中国工商银行驻鞍钢办事处,是鞍钢厂区内唯一的一家外部单位。作为与鞍钢相生相伴,风雨同舟的伙伴,鞍钢支行了解情况后,迅速展开行动,申请贷款。
但是,由于金额过大,按常规流程处理贷款,需要通过市行、省行、总行,自下而上,逐层上报。即便申请成功,也会占用不少时间,难解此刻鞍钢的燃眉之急。
于是,鞍钢支行几经思考,提出了在当时看来极为大胆且创新的构想——三级联贷,即总、省、市行,三级部门同步获取信息,同时放款,用高效协同的模式,和时间赛跑。
工行鞍钢支行提出的“三级联贷”构想,最终顺利付诸实施,“使鞍钢在短时间内结束了延用70多年的平炉炼钢历史,缩短了鞍钢与世界知名钢铁企业间的距离。”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鞍钢为摆脱沉重的债务困境,实行主辅分离,成立了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工商银行为鞍钢集团办理债转股近50亿,使鞍钢有效减少了债务包袱,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发展后劲得以增强。
2019年,鞍钢集团在工行贷款余额近百亿元,并作为主承销商成功为鞍钢发行30亿元短期融资券,进一步巩固了与鞍钢的战略合作关系。
多年来,工行辽宁省分行始终坚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持力度,撑起时代发展的脊梁。鞍钢支行、本钢支行和辽河油田支行等一批专门服务于国家重点工业企业的支行,是工商银行与老工业基地相生相伴、风雨同舟的缩影。
抽血帮扶 与本钢共渡难关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掀起了一轮投资扩能的新高潮。
在此期间,国有企业重复建设、资源错配、产能过剩的现象比较多。即便是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本钢集团也困难重重。
手心懂得手背的痛,前身为本钢办事处的本溪本钢支行,始终与本钢集团往来密切,如同家人一般。
对经营状况阴晴不定的本钢集团,本钢支行当机立断为其发放9亿贷款。当时,人均收入只有500元的本钢支行,放弃了可观的利息收入,将债权转变为股权,减轻了本钢的财务负担,也加快了企业的扭亏为盈。此后,本钢支行又一次割舍掉自己的利益,允许本钢集团仅以2亿元,便回购了股权。本来就是债转股,没有利息收入的9个亿,又以如此低的价格回购,工商银行这样抽血式的帮扶,给予本钢最优惠的政策,仅仅只是为了能与本钢一起,共渡难关。
当时那次债转股,对本钢和本溪市帮助很大。直到今天本钢的老总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还说:“没有工商银行的救命钱,本钢就彻底垮了。”其实本钢与本溪市始终是一体的,它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很多,医疗、就业、教育、方方面面。工行作为国有银行,跟本钢、跟本溪市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工行本钢支行坚持“以客为本,以质求存,以优取胜,以精图新”的工匠态度,以综合性服务一站式银行的定位,延展本钢产业链,拓展普惠金融,匠心独运,为保障本钢集团改革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油田走到哪我们就跟到哪”
辽河油田,中国最大的稠油、超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几十年来以国内一流水准,担当中国石油行业典范。而当人们回望辽河油田蓬勃发展的岁月时,工商银行始终是其不可割舍的陪伴。
早在盘锦建市前,盘锦辽河油田支行就已经在金融领域用专业化的服务协助油田发展,成为了辽河油田的伙伴。改革初期,面对庞大的石油需求,辽河油田开展大规模勘探与开发,建立了十余个骨干生产基地。有生产基地,就会有金融服务需求,茨榆坨、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高升,但凡有辽河油田的采油厂,必有工商银行的办事处,“油田走到哪,我们就跟到哪”,贴身性的服务,让工商银行在那个峥嵘的时代里,独超众类,卓尔不凡。
随着油田的发展,资金周转的频率变高,在没有电汇业务的年代里,如何实现安全高效,成为了辽河油田的新需求。工行人主动协助油田,人工收取银行汇票。葫芦岛7厂,锦州5厂,鞍山炼油厂,大连7厂,辽阳辽化,几乎每天几亿元的汇票,乘着辽河油田支行的小红车,穿梭于不同的城市之间。
辽河油田支行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几乎每天往返鞍山、辽阳、锦州、葫芦岛,我们一组人来回跑。有一天,我记得特别清晰,辽河油田给我们计划科打电话,去鞍山取汇票,那时候虽然是三九天,但是不管春夏秋冬,人家有需要这天也得去啊!我开咱们的车,车牌00485,红色桑塔纳,去的时候下雪,回来的时候下雨,路溜光。那时候还没有高速,都是小道,道上还有马车呢。同事都以为我当天回不来呢,但是我必须得回来,因为那是几个亿的汇票,对企业来说,晚到一天都有利息差。”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工商银行的金融协助下,辽河油田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而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的盘锦,也从一个小县城,赫然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在这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正是有像辽河油田支行这样的“金融铁人们”,他们为发展练就一身硬本事、真功夫,他们怀揣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不断突破的难忘岁月里,熠熠生辉。
助力“中国战机第一股”展翅高飞
世纪之交,日新月异,一向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的沈飞集团,在新时代下,坚定实施“军转民”战略,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由此问世。而在这条军民结合的成功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是工行于洪支行几代工行人的一脉相承。
工行于洪支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沈飞最早是70年代开的户,到我接管的时候是2005年,我是当时的信贷员。在我之前还有两任,他们主要是沈飞技术改造时期的,而到我这儿是民机。2007年,民机从沈飞分离出来,要成立民机公司。当时是我给他们开的户,他们建立之后,开始接手Q400,机舱门这些接轨国际的项目,同时还研制咱们中国自己的国产飞机。当时我们从总行获批,给他们放了贷款,一个多亿的项目贷款,流动资金三个多亿,全力配合他们的研发、试验和生产。”
随后的十余年中,沈飞集团在军用航空、民用航空、工业制造、航空维修等诸多领域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而与之配套的个人业务、对公业务、国际业务等也在于洪支行的金融服务里往来周流。2017年,伴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锣声,号称“中国战机第一股”的中航沈飞顺利上市。沈飞核心军工资产的整体上市,为国有企业改革,乃至东北振兴带来了全新意义。
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李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