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9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非遗名录

辽沈晚报 2021年06月11日

摔跤(沈阳北市摔跤)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辽沈晚报记者 查金辉 摄

本报讯 辽沈晚报记者朱柏玲报道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和扩展项目名录共140项。其中,我省9个项目入选名录。至此,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总数达76个。

记者了解到,此次我省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9个项目为少北拳、盘炕技艺(桓仁盘炕技艺)、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鼓舞(辽西太平鼓)、皮影戏(锦州皮影戏)、摔跤(沈阳北市摔跤)、锡雕(锦州锡雕)、元宵节(辽西朱碌科黄河阵)、庙会(天成观庙会)。

沈阳北市摔跤源于清朝满式摔跤“布库”,流行于20世纪初的沈阳北市场地区,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一项娱乐性较强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沈阳北市摔跤融合了满族的“布库”和汉族的角抵,互取其长,融会贯通,招式手法多变,攻防技术全面。沈阳北市摔跤注重基本功的练习,练习人的手、腰、腿,三力合一,即手是两扇门、全凭脚胜人,其主要绝活儿有千手别、腰上飞、乌龙摆尾、夜战八方、寒鸭浮水、苏秦背剑等。

沈阳北市摔跤文化底蕴深厚,在比赛过程中有解说、切口、笑话、买卖嗑儿,表现了摔跤手的才智与幽默,因此有“武相声”之称。比如,对小个子的摔跤手解说为“秤砣小,顶千斤”;表演收钱的嗑儿“各位看跤不容易啊,你带得多多给,带得少少给”;以诙谐讽刺的语言调侃对手时说“你摔我的盆儿,我打你的幡儿”。

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是蒙古勒津(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区)人在游牧、农耕生活中所创造的乐曲,具有质朴典雅的民族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多采用史诗说唱音乐、胡尔沁说书音乐、民歌演唱音乐和其他民间器乐曲等,其演奏技法有潮尔演奏技法和四胡演奏技法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