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种好花生 10多年来她足迹遍辽宁

辽沈晚报 2021年04月30日

人物档案 王海新 中共党员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省花生所)花生学科带头人,省农科院驻彰武县科技扶贫粮油团团长,省农科院驻绥中县科技扶贫花生团团长,沙地所驻阜蒙县平安地镇莫古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先后被授予辽宁省定点扶贫先进个人、阜新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阜新市扶贫攻坚先进个人、阜新市优秀共产党员、阜新市第九批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王海新带领团员深入田间地头,破解农户的种植难题。

从走出校门到现在,王海新把精力投入到沙地治理,花生品种繁育、改良、推广等一系列事业中,成为省内知名的花生栽培专家。

农户们喜爱的“王姐”“小王”,给乡亲们带来增产增效、致富发家的希望。

最“土”劳动者

人物语录

我很欣慰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农业科研,把青春和汗水倾洒在他们热爱的土地上。种子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这是人们心目中农民的样子。这,也是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副所长、辽宁省农科院花生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海新经常的样子。

从走出校门到现在,王海新把精力投入到沙地治理,花生品种选育、改良、栽培、推广等事业中,成为省内知名的花生专家。

脚下的土地是家乡,眼前的农户是老乡。皮肤经常被晒黑、总是风尘仆仆的她是农户们喜爱的“王姐”“小王”,给乡亲们带来增产增效、致富发家的希望。

农村娃投身农业

走上科研路

王海新老家在铁岭昌图,阜新是她的第二家乡。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坐落于阜新市,隶属于辽宁省农科院,一代代的辽宁农业科研工作者薪火相传,王海新算是第三代花生人。

阜新,是辽宁省14市中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在这片土地上,王海新躬身俯向土地,和同事们走上一条推动花生产业发展的科研路。

“每一年有100多天不着家,参加科研会议、下乡到种植现场。”这是王海新对自己生活规律的评价,马上到来的五一假期,对她来讲不是假期,“这个时候正好是春耕忙碌的时候,我们要盯着播种,在整地质量、农资、农机准备、播种的细节上都要在现场,确保每个品种按照规范流程种植。”

“我老家昌图黑土地,种植的大多是玉米,我从小就会种玉米,但从来没有种过花生。”王海新说,但这并不影响自己对花生事业的感情,现在她非常热爱花生,也深深地爱着她的工作。“花生作为经济作物,农户们指望着它产量高、质量优、抗性强、价格好、收入高……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百姓的愿望一一实现。”

“你看,这个品种的花生又上斑了。为防止褐斑病和后期花生早衰,还得再打一次药……”在阜蒙县阜新镇桃李村的花生大田里,王海新一边俯身拨开一株株花生秧细心察看,一边向种植户讲解花生防病要领。

这是她工作常态的一个缩影。

“这些专家已经连续为我们做了6年的技术指导。”经营海丰科技家庭农场的桃李村村民马树海说,她6年前刚种花生时,亩产最高也就250公斤。在王海新等专家的带领下,引进高油酸品种,产量高、市场收购价格好,预期收益很可观。

“高油酸品种是优质花生的代表,出口创造外汇,是咱们花生工作者的骄傲。”王海新说,花生所育出品种“阜花22”“阜花27”被农户和行业专家赞不绝口,“按照市场需求研发出更多的品种,各有特性和优点,然后配套先进的种植技术,使之节能环保绿色高效,是我们持续工作的目标。”

足迹遍布辽宁

她是不知疲倦的花生专家

近年来,随着国家种植结构的调整,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已超过500万亩,成为辽宁省的第三大农作物。辽宁花生在全国花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生产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生产的花生70%用于外销,是东北最大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基地。

辽宁省农科院院长隋国民说,在花生所的科技推动下,未来辽宁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和有机花生产区。在辽宁花生主产区建立示范基地,开展花生新品种及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现这个愿景,离不开一位位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在花生生产的每个关键环节,王海新都带领团员深入田间地头,破解农户的种植难题。有的地区干旱严重,农民为了保证花生出苗,采用先催芽后播种的方式,但是存在花生发芽过长、播种时易受机械损坏、影响出苗率等问题。特派团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农户控制催芽时间,及时播种等关键措施,针对机械选择使用、播种量、下种深度、覆土厚度、施肥量、除草剂选择等问题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

10多年来,王海新的足迹遍布省内多个乡镇,先后推广栽培技术10余项,参与建设示范基地3万多亩,开展科技培训300余次,培训农民3万余人次,推广“阜花12号”“阜花17号”等系列花生品种13个,高产攻关田创下了587.5公斤的东北地区花生亩产纪录。经过多年深耕,良种、良法的应用,使阜新农民增收2.5亿元。

她愿做一粒种子

深植这片深爱的土地

“年轻时搞农业有一股劲儿,好像也不知道啥叫苦叫累。”王海新说,刚到所里工作时才20岁出头儿,“单位在市里,基地在郊区和农村,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20多公里,顶风冒雨、战严寒斗酷暑,下雨挨过浇、路上遇过蛇,晚上住在单位办公室。”她清晰记得,当时工资只有330元,家里却花500元给她置备了一辆山地自行车,因为自行车是工作的必需品。

在阜新安家后,王海新角色转变当了妈妈,“孩子10多个月就给送托儿所去了,我去外省学习,电话这边听着孩子哭,我也在那头哭。”至今想起这段往事,她依旧难掩情绪激动,“不后悔为了花生这么拼,但确实有遗憾好像从来没咋管过孩子。”

农业和农村,依旧是王海新倾情而往的方向。随着“80后”“90后”投身农业科研,她欣慰地看到了一股股新生的力量,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希望,“有的985高校毕业的孩子,也能吃苦,骑着电动车在田间地头来回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我。”

辽沈晚报记者 杨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