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张弘弼 中共党员 本钢集团板材炼钢厂炼钢作业区技术组组长。曾获得2016年本钢青工比武大赛转炉炼钢工第一名。先后获得本钢板材炼钢厂优秀青年职工、劳动模范、班组长标兵、先进生产者荣誉。他撰写的科技论文《本钢板材炼钢厂2016年转炉脱磷效率分析》,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及改进方向,极大地提升了超低磷汽车板和高强钢的冶炼成功率。他创造的班产72炉钢的纪录,至今已保持3年。
张弘弼检查兑铁操作烟火控制情况。辽沈晚报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 摄
“真的被分到炉前,当时这事还被大家传成了笑话。”
张弘弼告诉记者,2013年入职培训演讲比赛时,他演讲的题目是《就从一名炉前工做起》,没想到培训结束,自己就真的成了本钢集团板材炼钢厂炼钢作业区的一名炉前工。
最“美”劳动者
人物语录
虽然不用再挥汗如雨,但我们炼钢工人心里依然火热,炼好钢不仅需要火热的转炉,更需要我们一颗火热的心。
张弘弼说,自己学的本来就是冶金工程专业,炉前炼钢正对口。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虽然现在炉前工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在转炉前挥汗如雨,但还是需要一颗火热的心嘛!”
大学毕业选择回家乡
张弘弼1.87米的大个,长得一表人才。2013年,他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家乡本溪。当时本钢集团到北京科技大学开招聘会,张弘弼就报了名。“要说是想建设家乡有点高,倒是也有种不服输的想法,觉得我的家乡不会比别的地方差。当然更多的还是觉得回家乡能多陪陪父母、多照顾照顾父母。”
作为一名本溪人,可以说张弘弼从小就是听着本钢的名字长大的,听得耳朵几乎都磨出了茧子。但是,和众多非本钢职工家庭的孩子一样,关于本钢印象,他还是模模糊糊。“实习时在钢铁企业干过,对炼钢现场有一定了解,也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
两年时间实现10年跨越
转炉炉前操作有4个工种:下料工、合金工、摇炉工、氧枪工。张弘弼每一个工种都干过。“刚干时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主控室也没全封闭,现场灰尘还比较大,但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炼钢工人在转炉前挥汗如雨的场面其实已经很少见了。”
张弘弼最先干的是下料工,每天过着“四班三倒”的生活。他发现,尽管大学时学了很多书本知识,但是和实际操作还是有偏差。于是,他虚心向工友请教,自费买来炼钢相关书籍钻研,下班的时候除了睡觉就是在家读书,早来晚走观察其他班组的操作,现场操作水平提升很快。
他还把课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比对,改良原有的操作规范。比如氧枪的枪位,课本上就是“低高低”3个阶段的枪位模式,张弘弼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根据钢种和铁水条件不同,将枪位阶段进行细化,重新规划了每一类钢种的枪位模式和操作方法。
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到担当转炉炉长,一般需要10年的经验,可张弘弼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实现了跨越:2015年12月,他成为一名转炉炉长,开始自己带着操作工炼钢了。紧接着,2016年,他获得本钢集团青工比武大赛转炉炼钢工第一名。
不再挥汗如雨 更需细腻认真
虽然不需要再像前辈那样在转炉前挥汗如雨,张弘弼说:“坐在主控室里,工作环境比过去好多了,看着只要一点按钮就有机器操控完成,但是责任却一点都不轻。”
“就拿下料来说,铁水成分不同,冶炼钢种不同,得计算好下多少料、控制在什么温度,还得考虑成本,电脑操作一旦按错按钮几乎就无法挽回,损失就大了。合金工负责配料,更得细心计算,因为投进去的每一份辅料都是不小的成本。”还有摇炉工,炼一炉钢30多分钟,摇炉工得跑3个地方操作,时间稍微掌握不好出点偏差,直接影响到炼钢产量、质量。
在担任转炉炉长的3年里,张弘弼不仅把自己直接操作的氧枪弄得明明白白,还帮助班组成员提高操作技能。当时摇炉工专业技能比较有限,有时“钢渣不分”,张弘弼就和他一起监护出钢操作,保证安全出钢,还经常与该职工沟通交流,既保证了职工的面子又使他的操作技能得到提升。
张弘弼对其他岗位也做了技术革新:2017年,他重新计算了转炉的散装料加入量,规范了散装料的加入制度,为实现标准化、自动化操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并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因为有理论知识的支撑以及出色的操作技能,张弘弼所在班组的指标一直名列作业区前茅。
也希望成为帮助别人的人
2014年,张弘弼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张弘弼说,在上大学时对党的认识还不深刻,工作后遇到了一名老党员,对自己影响很大。“他叫孙书文,是一名调度。他不仅自己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还经常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张弘弼说自己刚干氧枪工时,对生产、设备都不熟悉,有一次遇到了副枪故障:水封下沉无法正常连接探头,刚刚参加工作的张弘弼拿着个大扳子怎么也拧不上,急得满头是汗。这一幕正好被孙书文看到了,主动上前和他一起琢磨后,拿出了解决方案: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将扳子的力臂延长,很轻松地就将水封拧了上去。
随后张弘弼了解到,孙书文20岁便参加了工作,多年来一直奋斗在炼钢第一线默默地付出。“每次提到本钢,他都自豪地说‘我家怎样怎样’,这样以厂为家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当得知孙书文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张弘弼也写下入党申请书,他说:“我也想成为那个帮助别人的人。”2019年,张弘弼光荣入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仅把自己分内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做好,更积极帮助身边的同志把工作做好。
班产72炉钢 纪录保持至今
2018年12月,张弘弼转岗成为一名调度,负责新区4、5、6号炉的生产协调。他又琢磨上了,怎么才能把钢炼得又快又好呢?
一方面,他跟上下道工序提前沟通:询问当班铁水及废钢条件,与本班冶炼品种计划做好匹配;询问下道工序所需要合适的氩前条件,保证供钢质量,提高了与上下道工序的交接速度。
另一方面,他横向排布好几座高炉的生产节奏,让每座高炉都不空等。如两台转炉节奏撞一起时,就安排其中一台进行渣补或者清理炉口渣,见缝插针,就像一个锅一次只能烙两张饼,饼的每一面都需要1分钟,用3分钟烙出3张饼一样,节省了时间。
因为他经常帮班组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各班组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创下了班产72炉钢的生产纪录,这一纪录保持至今。而正常一个班产量在五六十炉左右。
张弘弼还特别注意安全生产,兑铁操作最容易出现人身伤害,班前会上他详细讲解兑铁操作,并不定期抽查,发现不规范的予以指出并手把手地指导。辽沈晚报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