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平张家窑林场辽墓群中出土的黄金面具。沈阳博物院供图
近日,三星堆遗址发现绝美金面具引起关注。
其实,黄金面具,沈阳也是有的,为辽代黄金面具,这是目前出土的第三副辽代黄金面具。在国内罕见。而且含金量为85%,在辽代可视为“纯金”。
昨日,记者采访了沈阳博物院相关负责人,揭秘沈阳出土的黄金面具。
国内目前仅出土
三副辽代金面具
沈阳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沈阳也曾出土过金面具,为辽代契丹贵族黄金面具。它是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在康平张家窑林场辽墓群中出土的。
沈阳出土的这副黄金面具,十分罕见,是目前国内出土的第三副辽代黄金面具。另外两副黄金面具出土于内蒙古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一人一面。
沈阳出土的这个面具发现时倒扣在墓主头部位置,已挤压变形,深埋于泥土中,正上方还有一串金丝尚未断裂的玛瑙璎珞,色泽明亮,金光闪闪,能够确定为一件金制品。抢在天黑之前,考古人员完成了主室随葬品的绘图和影像记录。考虑到文物安全问题,决定连夜提取文物,装箱保存。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把面具四周的泥土清理掉,并最终把面具从璎珞下面抽出、翻转后,才看清了真面目。金面具此前发现极少,该面具级别相当高。
含金量为85%
在辽代可视为“纯金”
考古人员在实验室进一步清理出土遗物的同时,围绕面具展开金属成分检测和面部成像整形复原工作。
经专家团队测试,排除可能因长期地下埋藏侵入置换的非金属元素外,面具的含金量在85%左右,另有10%左右为银。在契丹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并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能够提炼出如此高比例的金银合金制品,且黄金占有绝对比重,实属不易。
经过相关专家细致观察鉴别,并与内蒙古陈国公主墓出土的两件金面具进行对比后,认为该面具的成色、质地、称重等情况与陈国公主墓的面具十分接近,在辽代可视为“纯金”。
通过黄金面具
判断墓主人身份
该面具复原后,长23厘米,宽19.8厘米,深8厘米(边缘至鼻尖部位),重362克。面部特征写实,眉、眼、耳、鼻、口等五官刻画细致,睫毛、胡须清晰可见,双目闭合,颧骨较高,眉眼细长,眼角上挑,具有蒙古人种特征,从面容看墓主人应为青年男性。面具双耳耳垂穿孔,各佩戴摩羯形金耳环一个。面具四周边缘有穿孔,用于穿银丝网络面具与银丝网络配套使用,将墓主人尸体包裹严密。
据悉,沈阳出土的黄金面具大约为11世纪中晚期,较陈国公主墓的时代(1018年)要晚,两者直接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黄金面具不同的时代特征。
契丹贵族死后戴面具
源于民族独特的殡葬文化
记者了解到,契丹贵族死后,部分人脸部覆有金属制成的面具,质地有金、银、铜和鎏金银、铜五种,不同质地的面具应是死者生前身份和等级的反映,面具均按死者面型仿制。
制作程序是首先要按照戴面具者的脸型特征,用木头雕刻一个面具模型,然后把金属薄片置于面具模型上,用槌在模型上慢慢打制,使其成型。这种金属面具不仅是辽代契丹人的奇特葬具,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
为何死后还要戴面具?有研究认为,自古以来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打鱼狩猎,他们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人们对自然产生敬畏,因此产生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树葬指的是人死后并不马上埋葬,而是将尸体放在树上,任自然风化,等尸体风干后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
在殓葬后,人们要定期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对停放在外侧的尸体的美化和粉饰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辽代贵族墓葬中发现的金属面具、银丝网络等,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把尸体笼络住,让尸体变得更威严,而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体腐烂,影响主人生前的形象。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