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下半部分。关升飞供图。
石碑上半部分。
日前,在沈阳于洪区平罗街道青堆子村发现了一块断碑。或为清代“韩将军”后人所立。当时村内重修永盛寺,此碑记录了出地、出资人情况。
“韩将军”姓韩吉利氏,本名叫布彦图。他是锡伯族民族英雄,臂力过人,曾吓退过老虎,所以有“布彦图猛于虎”的说法。清道光皇帝在位时,官至西安将军。“韩将军”是当地村民对他的称呼。永盛寺就是他返乡后修建的。
当地村民表示,已经将此事向相关文保部门反映,将保护好这块记载着村内历史的石碑。
百年前重修
永盛寺而立碑
“有人找我去看看,说发现了个石碑,记录了一些村子里的历史,应该有一些历史价值。”文史爱好者、《于洪地名文化之旅》作者关升飞介绍。不久前,在青堆子村内的沈阳市于洪区教育局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老师发现了一块石碑,介绍了一些有关村子里发生的事儿。据介绍,这里在清代是一个寺庙,在1928年后为青堆子小学。
通过关升飞介绍,记者看到了这个石碑。目前底座已经和碑的主体分离。石碑主体已经断开。石碑最上部刻着龙造型图案,雕工细腻。从石碑上下两部分可以看到,石碑记载着立碑的时间和立碑的其他情况:1928年,重修村内的永盛寺。并记录了出地、出资人情况。碑旁还有石条二块,应该是当时庙门两边的门柱子,用来固定大门的。
碑上还写了此次重修永盛寺的发起人:何明岫、何俊太、吴宝山、吴魁山、韩庆升、韩鳞宝。“当时,在一个村要做一件事情,是有发起人的,往往这个发起人是村里的头头,或是村里德高望重之人,”关升飞说, 我们看发起人为何、吴、韩三姓(即何耶尔氏、吴扎拉氏、韩吉利氏),在清康熙年间,这三户锡伯族家族迁移到现在的沈阳于洪区平罗街道居住。
发起人有爱国将领
布彦图后人
关升飞介绍,《平罗乡志》也记载了村子曾重新修建寺庙。“但乡志上把永盛寺写为永胜寺,可见是因音同字不同而误传。同时,乡志上写‘经韩庆宝手又重修建’,韩庆宝应该是‘韩庆升’。推测当时写志时是没有发现这块碑的。”
碑上记录的韩庆升,是布颜图将军的后人。布彦图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锡伯族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姓韩吉利氏,名布彦图。
布彦图自小秉性忠诚正直,侍奉双亲,非常孝顺,青年习武,猿臂善射,臂力过人,从军由步甲提升为前锋兵,19岁跟从侯爵当差,每年冬季都随从将军赴围场狩猎。一日打猎,天色将晚,他一人骑马,突遇一斑斓猛虎,他来不及从箭袋中取箭,就下马持短刀准备与老虎相搏,可老虎看了看他,竟避开跑走。故有“布彦图猛于虎”的说法。
清嘉庆25年至道光7年(1820—1827年)间,张格尔在英国支持下,挑起南疆四城叛乱,并向陕甘袭扰。布彦图入讨伐队伍作为队长,每次临阵都奋不顾身,勇猛称得上诸军之首,曾经一天持刀杀敌三十余人,后被提拔。
还乡后修建永盛寺
家乡人称其“韩将军”
嘉庆皇帝秋猎木兰围场时,布彦图被选中跟从围猎,遇一梅花鹿,嘉庆屡射不中,命布彦图放箭,一箭射中,皇上大喜,赏赐顶戴孔雀翎,赐财物,官升至协领。
道光皇帝东巡,布彦图迎驾到山海关,正遇瓢泼大雨,御路冲毁,布彦图率领官兵丁伕,冒雨抢修,确保了道光皇帝东巡的安排无误。道光在行程中,授予布彦图西安副都统,可以直接向皇帝禀奏议事。之后,官累至荆州将军、西安将军,皇帝颁发给他亲笔御书“福”“寿”二字和珍宝、土地。布彦图为官一生恪守“清、慎、勤”,严于律己。不久,以病老上书皇帝致仕(退休),道光降旨赏食俸禄。
将军告老还乡后,不享受恩赐,不在城市居住,回到老家青堆子,谢绝交游,足迹不入城市,在乡里乐善好施,远近闻名。永盛寺是布彦图将军还乡后修建的,建于清咸丰5年。家乡人称他为“韩将军”。他86岁病逝在故里。
石碑由“锡伯族故事大王”何钧佑父亲书写
同时,在石碑提及的人里,还有两个人也是大有来头。那就是写这块石碑的人何若泰和发起人之一的何明岫。
这块石碑的撰写人何若泰是锡伯族故事大王何钧佑的父亲,因为有的资料将其写为“何若太”。现在有石碑为证应该为“泰”。何明岫则为何钧佑的祖父。
何钧佑,1924年出生于奉天省奉天市平罗镇青堆子村,立碑时,他才4岁。他从小就听祖父何明岫讲述锡伯族故事,因此,传承下来多部锡伯族部落时期的民间故事,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
其主要著作为《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于2008年7月、2009年4月分别被评为沈阳市、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何钧佑老人是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民间博物馆”。
在石碑上,还会看到一些特殊的名字:都勒、孟孙、富昌阿、图沙拉克气、必其克图等,并且在其名字下面写有“领名”,必其克图是何钧佑先祖,是其先祖来青堆子的第三代,是大清佐领。
其它的名字都是清朝时期锡伯族或者满族人的名字,到清朝后期、已经改为汉化名字。“领名”就是这个人的领地,当时都是封赏的,一直延续到后代。而石碑上的这些记录,也很好地印证了有关平罗地区的一些历史记载。在关升飞看来,这也是石碑的价值所在。
同时,记者了解到,当地村民已将此事向相关文保部门反映,将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保护好这块记载着当地历史的石碑。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