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夜里被困深山 靠吃雪等来救援

辽沈晚报 2021年03月03日

救援人员在山中寻找被困人员。丹东消防供图

登山与朋友走散,男子夜里独自被困于深山,更糟糕的是,他手电丢失、饮水短缺,连手机都因没电而无法联系。7名救援人员为救他脱险,重装徒步进山、利用无人机寻找他所在方位。

3月2日,被困的张先生和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站前西街站救援人员向本报讲述了此次救援的经过。

男子登山与朋友走散

夜里孤身被困深山

“我当时心里是真的挺慌的,孤身一个人被困在山顶,天黑了,月亮都没出来,四周漆黑一片,手机只剩下2%的电,带的水也早就喝光了,身上只剩两块压缩饼干,我非常庆幸后来能在他们的帮助下脱险。”被困人员张先生(化名)表示,当时那种彻底孤立无援的状态,他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有些后怕。

“我们接到求助电话是27日晚上不到7点钟的时候,一位男士说他和一起登山的朋友走散了,朋友被困在山里,找不到下山的路。”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站前西街站救援人员介绍说,被困人员身处的五龙山,山势陡峭、树林茂密,而且还可能会有野猪出没,再加上晚间山上的温度很低,此时孤身被困山林,必须赶紧救援,于是他们立刻出动了两辆车和七个人,携带好救援装备,抓紧时间赶到了山里。

“在现场我们见到了报警人刘先生(化名),他跟我们详细说了一下被困人员的情况——张先生今年65岁,两人本来是一起行动,但下山的时候,刘先生走在了前面,没注意到张先生没跟上,等发现的时候已经看不到对方的踪影了,两人通过电话联系也弄不明白方位,天已经黑了,刘先生知道自己进山盲目地找人也没用,于是赶紧报警求助。”救援人员表示,在跟刘先生确定好两人最后在一起的位置后,除负责留守做信息搜集与接应的队员外,其余救援人员立即重装徒步进山开始搜救。

躺在露天野外

靠吃雪缓解缺水状况

“在我手机还有电的时候,我和老刘通过一回电话,他告诉我说已经报警求援了,很快就会来救我,这个消息当时对我来说相当于一个‘救心丸’,也是有了这个希望,我才坚持到最后。”张先生说,因为走了很多路,再加上心里十分恐惧,他当时觉得“非常渴”,可是带的水早没了,万幸的是山上还有积雪,为了缓解自己缺水的状况,他找了几块相对干净的雪吃了下去,为了恢复体力,他找了一个有落叶的地方躺了下来。

而另一边的救援人员考虑到张先生的年纪,山里十分寒冷的情况,也在努力加快救援速度。因为山路陡峭,漆黑一片,救援人员便利用探照灯具,并打电话询问张先生能否看到山下有强光,可张先生说身边是一片漆黑,没有发现强光。“根据他这个反馈,我们判断张先生应该不在当时我们身处的五龙山南侧山坡,而是在北侧山坡。”救援人员表示。

手机定位失效

手电遗失无法确定方向

“我们也尝试过让张先生发手机定位过来,可是受山里信号不好的因素影响,定位根本就不准确,被困人员明明没有在移动,可是手机定位却还在不停地‘走’,所以我们只好放弃了这个办法。”救援人员说,为了确定张先生的方位,救援人员出动了无人机对另一侧山坡进行侦查,并打开无人机上携带的照明灯希望张先生能够看到,听刘先生说张先生身上应该有一个手电,救援人员顿时精神一振,赶紧联系张先生让他用手电示意方位。

“我本来是带了一个手电的,可是手电太小了,之前我在找路的时候不小心给遗失了。当时救援人员开的探照灯我也没看见,但因为躺了一会儿体力恢复了一些,我觉得自己也不能光等着人家来救,便想办法分辨方向,好在这个时候月亮出来了,能见度比之前好了不少,我在山顶环顾四周后在一个方向看到了隐约的亮光,再联想一下山周边的情况,我觉得那个方向很有可能是高速公路,我往那个方向走,来救我的人也容易找到。”张先生说。

于是张先生在手机一再提示将要因为低电量关机的紧急关口给救援人员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朝着公路方向走,没等说完,电话便自动关机了。

“其实我们很担心他会辨错方向离我们更远,可是当时确实跟他联系不上了,只能按照这个最后的线索也往他说的地方前进。”于是消防救援人员根据张先生提供的信息,判断其应该在五龙山南侧的鹤大线公路附近,几人便立刻带着报警人开车沿着五龙山脚下公路搜寻。在驱车20多公里后,终于在鹤大公路五道沟附近的路边发现了张先生。

此时,穿得并不多的张先生已经被冻得有些发抖,救援人员赶紧为他提供了热水。21时30分,消防救援人员将没有大碍的张先生和刘先生送到了他们家门口。

“这次张先生的经历其实属于比较幸运的情况了,我们还是想提醒登山爱好者们,去户外出行要多以团队为主,在外注意不要与团队走散,出行前做好充分准备,并计算好下山时间。而且还得关注一下天气预报,争取做到安全、理性、科学出游。”救援人员提醒道。

辽沈晚报特派丹东记者 王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