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做一个时代的记录者

辽沈晚报 2021年03月03日

□孙佳音

他是梁晓声。四十年前,他已然获得了累累的荣誉,也树立起自己的文学风格。但四十年来他始终没有中断过观察和创作,他是当代中国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常青树”、多面手。但他却说:“我只想做一个时代的书记员,用自己的笔,写形形色色的人,给更多的人看。”

1949年9月22日,梁晓声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这个共和国的同龄人,在太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显露出特别的文学才华,他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喜欢读书,喜欢给别人讲故事,也喜欢铺开稿纸沙沙沙写作的美好。

65岁,他开写三卷本。他说,自己一直有一个心愿——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有年代感的作品。“我一直感到准备不足,到了六十五六岁,我觉得可以动笔,也必须动笔了。”《人世间》115万字,上、中、下三卷本,梁晓声是手写的。从20世纪70年代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梁晓声一写就是50年的历史跨度,“我是个老派的人,到今天还是一格一格地用稿纸手写。写了三年,写到最后,写得手已经不听使唤了。”最累的时候,每十天半个月要去按摩放松一下身体,但他坚持了下来。因为,他想要将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他想要借由笔下的普通人发出最普通的一问,“人可以是什么样?人应该是什么样?”

做个好人,做个良善的人,是梁晓声的追求,也是他在《人世间》中想传递的信念。梁晓声说,写作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跟自己对话,是否依然相信书中自己所树立的人物言行,“到70岁了我依然相信,这让人很愉快。”

七十岁了,梁晓声还在孜孜不倦地创作。2021年1月,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我和我的命》出版。二十几万字,故事好看,人物鲜活,生活感强。

在书中,梁晓声通过主人公之口,表达了很多对社会、命运和“活着”的看法。小说中说,人有“三命”:一是父母给的,原生家庭给的,叫“天命”;二是由自己生活经历决定的,叫“实命”;三是文化给的,叫“自修命”。他努力写出了命运之不可违拗的决定作用,也写出了人的奋斗和自修自悟能够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

命题看似宏大,但其实梁晓声的立足点却很小,“我想通过这本书,写平凡的人,写他们的价值所在。”他说,“我们身边有一些平凡的人,他们在努力地生活,他们在某一些时刻,做了一些伟大的事情。这值得被记录。”他还说,不是所有人奋斗,都会成功,但一个人努力、奋斗、安身立命,帮助亲人,我认为很了不起。”

梁晓声是一位特别温柔感性的人,他说,“七十岁了,我还会非常思念母亲。偶尔回忆起,我小时候让母亲操心了,惹母亲生气了,我心里还会非常忧伤。”

梁晓声也是一位特别理性严苛的人,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作家,写作于他就像是穿上了红舞鞋,停不下来,“除了做家务和必须参加的社会活动,我创作的时候,一天写六七个小时,上午写五页,下午写五页。”

但他又是一个不敢再给自己设定宏大目标的人,“野心还有的。疫情时候在家看‘哈尔滨编年史’,哗啦哗啦读下来,我就觉得,这个城市,太好了,有写的冲动。”不过他立马笑了,“这不可能了。真动笔,三四年写下来,怕身体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