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新科冠军江苏苏宁官宣停运

辽沈晚报 2021年03月01日

这个春节,中国足球的注脚不是团聚而是离开——随着江苏苏宁俱乐部发布的声明,2020赛季的中超冠军就此停止运营。

但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俱乐部欠薪、外援散尽、新赛季集训无限期推迟……一系列变故都让外界预感到苏宁俱乐部前景堪忧。

但当消息真的官宣后,还是引来一片哗然——事实上,直到最后一刻,苏宁俱乐部为了避免最糟糕的局面出现,还在谋求转让,但看起来,奇迹依然很难发生。

那么,潜在的接盘者是恐惧苏宁俱乐部背后的巨额债务吗?还是当下国内企业和资本对于中国足球价值的疑虑?

这些年,全是赔本赚吆喝

曾几何时,中超联赛成为了企业疯抢的标的,但经历了“金元风暴”后,现实愈发骨感——从足球版权的价格大幅回落,到多支俱乐部难以为继,属于中国足球产业的泡沫被彻底刺破。

即便是限薪令出台,入局者依然意兴阑珊——这其中存在一些俱乐部商业主体的经营不善问题,无力继续为俱乐部供血,但中国职业足球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卫冕冠军的停止运营,这其中的尴尬更被显现得淋漓尽致。

过去数年,苏宁一直是在足球产业上布局最完善的企业——俱乐部层面拥有中超江苏队和意甲国米两支具备竞争力的球队;媒体平台层面,PP体育将中超、欧洲五大联赛、欧冠等头部足球版权一网打尽,一度也是风头无两。

然而每每讨论投入和产出的问题时,一切都变得敏感起来——以PP体育为例,看似存在的商业逻辑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得到市场的有力反馈,难逃赔本赚吆喝的本质。

而在圈内人看来,通过苏宁的单方面注资是支撑PP体育活到今天的关键,媒体平台如此,旗下的中超俱乐部亦然——足球相关业务一直无法实现真正的造血能力,一旦背后遮风挡雨的大树不再枝繁叶茂,足球俱乐部和媒体平台岂能继续安好?

在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正式宣布所属各球队停止运营后,根据足协的递补规则,去年降入中甲的沧州雄狮队(原石家庄永昌)成为第一顺位递补球队。目前,天津津门虎队(原天津泰达)也面临解散危机,浙江队(原浙江能源绿城)也有望递补进入中超联赛。

该关的关,该砍的砍

必须承认,苏宁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定程度上,在足球相关业务上难以实现突破也并非苏宁一家之过。

中国足球存在太多与市场规律相背离的事情——金主愿意买单,这场游戏可以继续,而当金主遭遇危机之后,足球业务瞬间变成了裸泳者。

眼下苏宁俱乐部的停止运营,本质上是苏宁整个集团陷入了泥沼——在苏宁俱乐部宣布停止运营前,有关苏宁更大的新闻就是上市公司苏宁易购的股份转让。

2月25日,苏宁易购(002024.SZ)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张近东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拟筹划转让股份,预计转让比例20%-25%,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化,苏宁易购股票也自2月25日起停牌。

这意味着苏宁的商业主体处在风雨飘摇中,为了挽救苏宁易购,张近东不惜放弃控股权。

2月19日大年初八,苏宁全员开工第一天,张近东就公开表示:“针对不在零售主赛道的(业务),就要主动做减法、收缩战线,该关的关,该砍的砍。”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苏宁俱乐部就属于该关、该砍之列,既然无人接盘,就只有停止运营一条路。

PP体育SN电竞也要出售?

如今,苏宁足球俱乐部成了第一个牺牲品,接下来PP体育何去何从也不乐观。

在很多圈内人看来,关门大吉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去年PP体育就因为无力支付英超版权费用被单方面中止合作,本月初意甲转播的信号也被掐断。

虽然上周末播出了焦点比赛米兰德比,但据记者了解,这是PP体育、国米俱乐部和版权方反复斡旋的结果。

考虑到PP体育恐怕无力在未来继续支付版权费用,手上仅剩的赛事也很难保住,没有版权的平台在市场上已无价值可言……

讨论足球之外,还有必要聚焦苏宁旗下另一支俱乐部SN电竞。

据悉,这支去年刚刚拿下S10全球总决赛亚军的战队也在寻求出售的过程中,不过相比于足球俱乐部的无人问津,这个投入相对较少,并有盈利空间的轻资产俱乐部不乏买家。

据悉,之所以一直没有最终敲定,仅仅在于双方在价格上还没有最终谈拢。

国米,唯一优质资产?

国内如此,海外的足球业务也进入了倒计时。过去一个多月,关于苏宁控股的意甲国际米兰俱乐部出售事宜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

据外媒报道,苏宁拟以超过8.5亿欧元的价码向英国私募公司BC Partners出售俱乐部,但对方把价格压在7.5亿欧元,并敦促苏宁在3月份做出决定。

而随着本赛季国米在意甲联赛的表现优异,有希望时隔11年再度捧起冠军奖杯,国米主席张康阳处在犹豫中——他一方面在谋求1.5亿-2亿欧元的借款支付球队拖欠的工资和其他款项;另一方面希望从潜在买家那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能够以当家人身份看到国米夺冠。

无独有偶,就在26日,一份官方声明显示:苏宁承诺为国米提供财政支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注资或其他形式帮助国际米兰。

26日,国际米兰俱乐部也公布了2020-2021财年的财报,上半财年的总收入为2.02亿欧元,虽然因为空场比赛损失了约6000万欧元,但同期增长了25.7%。联系到疫情前的2018-2019财年的财报,国米营收突破4亿欧元,达到4.17亿欧元,创造俱乐部的历史新高……

诸多迹象显示,在苏宁的足球业务中,国米俱乐部是少有的优质资产——也源于此,当下依然能够喊出近10亿欧元的报价,相较于2016年收购俱乐部时,价值翻了近3番。

国际米兰的例子也不得不让人又一次思忖——到底是苏宁做不好足球业务,还是中国足球原本就是一个难做的买卖?

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又面对一直被哄抬的物价,入局者似乎都形同困兽……

苏宁俱乐部的惨淡结局或许只是一个开始,让足球回归理性,让足球发展更加脚踏实地,这恐怕是眼前满目疮痍的中超最该收获的答案。

据澎湃

新闻分析

中国职业足球走到“分水岭”

江苏足球俱乐部2月28日宣布停止运营,上赛季中超冠军基本无缘新赛季准入。看似匪夷所思、令人震惊,却又有尘埃落定之感。毕竟,过去几个月里中国足球俱乐部艰难求生的故事屡见不鲜:从天津到重庆、从河南到河北,这还不算苦苦挣扎的多支中甲、中乙俱乐部。

中国足球怎么了?

时间拉回到五年前,苏宁集团刚接手俱乐部时,中超正身处蒙眼狂奔的时代。转播版权卖出天价,各家俱乐部花钱如流水,大牌球员、主教练纷至沓来,中国迅速成为世界足坛的淘金乐园。几年来,苏宁大手笔投入,引入特谢拉、拉米雷斯等高水平球员,球队战绩也一直处于中超前列,上赛季还拿到中超冠军。

金元足球攻势下的中超,客观上说观赏度大大提高,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十分明显。球员飞涨的薪水成为俱乐部运营支出的“大头”,严重缺乏造血能力让俱乐部收支极不均衡。数据显示,中超俱乐部2018年平均收入为6.86亿元,平均支出11.26亿元,平均亏损4.4亿元。同时,国家队战绩每况愈下,中超被认为是虚假繁荣,并无利于中国足球水平的真正提高。

正是看到了金元足球的不可持续性,近年来中国足协推出一系列限薪举措,得到俱乐部的广泛支持,堪称有针对性的自医之举。但沉疴难以速愈,2020年有多达16支职业俱乐部退出中国足坛,其中包括辽宁这样的老牌球队。

当然,俱乐部的“进”或“退”本身也是市场规律的一部分。近两年来世界经济大环境紧张,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足球投资人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其中不乏遭遇经营困境者。以江苏为例,俱乐部投资方是江苏苏宁,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今年初就表示要聚焦零售主赛道,主动做减法,“该关的关,该砍的砍”。其上市公司苏宁易购2020年公告业绩亏损,此后又宣布停牌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无论是江苏还是辗转求生的天津、河南、河北队,在同一个时间节点爆发危机或有偶然,但盲目投资、无限输血的狂欢泡沫终有破灭的一天。正如去年初退出的足球投资人孟永强所言:“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大多数投资人靠情怀和幻想政府支持在坚持,可现实很残酷,总会有坚持不住的时候。”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目前看,短期阵痛不可避免,眼下最重要的是能在阵痛期内挤掉脓包,重装再出发,而不是深陷迷茫或懊悔。《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早已为中国足球勾勒出振兴之路,当非理性的盲目发展被证伪,中超需要尽快回到正轨之中。制定更科学的俱乐部财务管理制度,推动俱乐部股权结构多元化,切实降低俱乐部无意义的高成本支出,改善联赛运营环境和水平,鼓励投入青训,提高俱乐部造血能力,都是能让俱乐部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手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泡沫早些破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国职业足球在高速野蛮生长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分水岭”。尊重足球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坚持青训,久久为功,中国足球终将迎来真正的黄金期和收获季。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