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

辽沈晚报 2021年02月26日

□杨仲凯

一位曲艺发烧友跟我提起,他很喜欢马三立先生的相声《吃元宵》。我问他,这个作品里的台词,最为华彩的是哪个字?朋友想想,准确地说出:汤!

孔子和他的两位学生去店里吃元宵。只有一个大钱只够买一个元宵,尽管孔子暗中改了价目,将一变十,三个人仍不够吃——好在汤不要钱,就喝汤喝个水饱。三人轮流端起碗来说:汤!简直传神。最后一锅元宵汤全被他们喝掉,元宵变锅贴。不仅元宵,其实北方人吃面条和饺子,也会喝面汤和饺子汤,所谓原汤化原食。

元宵当然是用汤煮的,所以也叫汤圆。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晶莹如同珠玉一般的元宵或汤圆在汤里翻滚。但是,就是这个汤,元宵和汤圆也有不同的地方。

先说元宵的做法。有人开玩笑说,元宵煤球要分清,意思是说有人黑白是非不分。恰好马三立先生还有相声小段《摇煤球》,元宵和煤球不仅都是“球状”的,而且都是“摇”出来的。通过摇动一个盛满江米面的笸箩做出元宵。事先要把元宵馅儿揉成球状,再蘸点水,投入笸箩里,用手反复摇动笸箩,并不时地向面粉里加水。于是,面粉和馅儿电光石火般产生物理作用,越粘越牢——其实,就是利用滚雪球的原理,面和馅儿相抱相拥,越滚越大,元宵很快就“摇”好了。

元宵是摇出来的,所以表面上有浮粉,煮的时候面粉自然会脱落掉入汤里,所以汤是浑浊的。《元宵煮浮圆子》一诗,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之句。正因汤是浑浊的,含有面粉,所以才能解饱——孔子他们吃的一定是元宵而不是汤圆。汤圆是像包饺子那样包出来的,不掉粉儿,煮出来的汤相对清澈。也是因为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有咬劲儿,汤圆软软的滑嫩嫩的,就像南方的感觉似的。

元宵的馅儿有很多种,玫瑰、芝麻、豆沙、枣泥等甜口儿的;也有肉的,但大多数是甜的。其烹饪方法,除了主流的煮元宵以外,也有名吃“炸元宵”,还可蒸食。

元宵和元宵节相互依存,由来已久。南宋时候,就有元宵的前身“乳糖圆子”。元宵和汤圆都有团圆的意思,因为是正月十五来吃的,就更觉得像那天上圆月。正月十五和家人一起,望月赏灯吃元宵,人生快意,夫复何求。

人们爱吃元宵。到现在也有手巧的人自己摇,或按南方的方法包,南北方的差异不断趋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这种甜的黏的食品,每年那几家老店前都排长龙,跟不要钱似的。为什么吃元宵排队也要买?过去我不很理解,现在好像明白点儿了:人间烟火,民以食为天,喜欢就足够了;况且,人们也都知道,这顿元宵吃了,年也过了,节也过了,新生活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