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他乡就业更容易“留下”

本科毕业家乡就业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比例比他乡就业者高15%
辽沈晚报 2021年02月19日

2019届本科他乡就业者的月收入为6146元,高出家乡就业者1103元;2019届本科家乡就业者有1/4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该比例高出他乡就业者15个百分点。

对于在他乡和家乡的就业质量的差异,麦可思对此进行了深度对比分析。他乡就业者的月收入更高,而家乡就业者手捧“铁饭碗”的比例更高。

麦可思对2015~2019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地研究发现,毕业生流动性有所提高,2019届本科毕业生在家乡(即“生源所在省”)就业的比例为64%,相比2015届的66%降低了2个百分点。

对在不同城市类型就业的毕业生分析可知,在“副省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属于家乡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64%降到了2019届的58%,下降了6个百分点;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属于家乡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82%降到了2019届的78%,下降了4个百分点。

近几年各地抢人大战不断升级,一些城市的落户门槛一降再降,甚至“零门槛”。哪些城市能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空间、更宜居的生存生活环境、更稳定开放的政策,更可能在抢人大战中胜出。

对比家乡就业者和他乡就业者的就业情况差异发现,他乡就业者的月收入更高,而家乡就业者手捧“铁饭碗”的比例更高。

具体来看,2019届本科他乡就业者的月收入为6146元,高出家乡就业者(5043元)1103元。2019届本科家乡就业者有1/4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该比例高出他乡就业者(10%)15个百分点。可见家乡的“铁饭碗”对部分毕业生还是比较具有吸引力的。

这些差异,一方面可能与他乡的就业机会、地方经济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家乡就业者出于赡养父母、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的考虑,对薪资的期待和要求相对偏低。

麦可思对2016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三年后的就业地变化分析发现,2016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外省就业群体,毕业三年后有74%依旧他乡漂泊,26%的人回家乡安居。

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地变化发现,相比于男生他乡就业者,女生他乡就业者更易“留得下”。2016届男性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外省就业的人,其中30%毕业三年后回了家乡;女性毕业生的该比例仅为18%,也就是说超八成依旧在他乡。

新闻延伸

一直在家乡人群 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低

麦可思还依据2016届本科生毕业半年、三年不同时间节点的就业地变化情况,将他们细分为“一直在家乡”(即毕业半年后、三年后均在家乡)“一直在他乡”(即毕业半年后、三年后均在他乡)“回家乡”(即半年时在他乡而三年时回家乡)“去他乡”(即毕业半年后在家乡而三年后去他乡)四个群体,从就业地的变化来看他们的职业发展差异。

对于“一直在家乡”群体的职业发展情况,可概括为“收入不高但是稳定性强”。该群体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7040元,在四个群体中最低,但职业稳定性相对最好,平均雇主数最低,为1.9个。该群体的职业发展特征可能与他们的工作单位类型、家乡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而三年间从家乡到他乡的群体,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为8801元,较毕业半年后时已有较大增长,涨幅高达135%。但同时也看到,“去他乡”群体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相对最低,为57%,这可能意味着部分人要放弃原有的专业基础,在新工作中迎接更多挑战和更大压力。

“一直在他乡”群体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9530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7%,均是四个群体中最高的,或许正是他乡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收入的岗位,使他们愿意一直漂泊他乡。

相比之下,他乡漂泊后“回家乡”群体,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8163元,与“一直在他乡”群体拉开了差距,月收入涨幅相对其他群体较低,为70%,但是仍高于“一直在家乡”群体。

尽管不同的就业地选择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不同的职业发展轨迹,但总体来看,这四个群体在就业满意度方面并没有较大差异。职场人对就业幸福感的衡量中,收入只是其中一个要素,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晋升空间等多个因素的主观认识和情感体验同样重要。

麦可思表示,家乡就业还是他乡就业,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平衡问题,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