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迎春图》 郭兴文题 黄广亮画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小篆
金文
甲骨文
象形文字
中国书写文字的变化从古至今,由可考的甲骨文到我们至今常用的楷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体会“牛”字的千年演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篆刻家赵立新专门题写了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字体,并详细讲解了八种字体的历史沿革及演变。
“牛”字的变迁
赵立新表示,中国文字的演进过程基本上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字(殷墟甲骨文)—金文(商周时期)一小篆(秦始皇 字同文时期)一隶书(汉代时期)一草书(汉代的草隶即民间书体)的过程,但中间过程有并行期,并不能视为割裂的各自发展阶段。
他举例说,甲骨文到金文的变化不大,待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要求字同文车同轨,出现了小篆,小篆诞生的最大意义便是统一了中国文字,并对原本容易造成错漏的各国文字进行了统一减省。而在这个时期,秦简书上就已使用了隶书体,等到汉代碑刻流行,汉隶在石头上出现,代表了隶书的形成与成熟,继而有了专门刻石头的工匠,撰文、书丹、勒石成为碑刻流程的成熟三件套。
在《峄山刻石》的同时,已经有了秦简隶书的变化,草隶的讹变,便有了后来的草书。
等后来出现的楷书,也是官方书写的需要,同样,行书的出现也是为了书写的需要。
赵立新介绍说,他书写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金文最为形象,尤其是象形文字,牛头形状最具体,可以看出先民是根据牛头之形的具体实像造字。而后的甲骨文、金文都以线条表现,上像牛的头、角,下像其面,完全符合象形文字“画成其物”的定义。篆文则是承继金文,等到了隶书,字形发生变化,少了右耳,再后来的楷书则以形定体。
在中国最古老的字典《说文解字》中,许慎对“牛”的解释为 :“大牲也。”指出牛在当时社会中属于体型较大的家畜。在描绘其字形时,用牛角、牛头、牛肩胛骨和牛尾共同构成一个较大的牛形作为其释义,再次表达出“大”的含义。《说文》牛部“牣”字的释义为“满也”,其字从“牛”,徐锴《系传》曰 :“牛,大物也。故为满。”“物”的释义为:“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 ;故从牛。”
赵立新说,许慎认为牛是万物中的大物,天地间所有事件均起源于牵牛耕地。在许慎的思想中,牛在所有家畜中处于最高的地位,这种思想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那么在书写中,就不能不对“牛”赋予这样的寓意。
“行书字体的牛,一定与楷书的牛相关,而且能看出书写时的笔势牵引;草书上下字有连带关系,字和字单独看不出什么,但有了上下关系,就能看出笔势笔断意连。”赵立新说,从“牛”字千年书体的演变,也能讲出书法史上很多故事。
“字体在变化,书体也在变化,从每个字的变化能看出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苏东坡、米芾和黄庭坚的行书又各不相同,从书法家的作品中,能看出每位书法家作品的风格特点,这才是中国书法意蕴无穷的魅力。”
本组“牛”字由赵立新题写
牛年元素成了艺术家创作的新宠
牛年大吉、牛气冲天、牛转乾坤……勤劳致富、朴实无私、吃苦耐劳、勇武倔强等等美好的品质都和牛联系到了一起,数千年的农耕社会让中国人与牛密不可分,牛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牛自然被人赋予了各种各样美好的寓意。
牛年来临之际,辽宁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简称省民协)邀请省内剪纸爱好者举办了“金牛纳祥” 民间剪纸艺术线上展,共征集135幅优秀剪纸作品,并精选其中30余幅进行了线上展览。
省民协秘书长杨东乐告诉记者,由省民协副主席和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通过线条和画面饱和度的硬性标准以及是否契合主题,精选出30余幅优秀剪纸作品。
他特别推荐了国家级剪纸项目非遗传承人赵志国的作品《牛气冲天》、王中朝的《牛年大吉》、施德祥的《牛转乾坤》、赵丽杰的《牛年三多》等作品。
牛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勤奋、朴实、富贵之意,寄托了百姓的美好愿景。剪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技艺,独特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
特刊稿件均由记者孙泽锋、张松、李振村、刘臣君、张铂、李爽、王冠楠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