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王波在日常工作中。警方供图
“快点!再快点!”
虽然不敢放开车速,王波的心里却一个劲地默念着期盼前面的车“再快一点”,并不暖和的车里,他的鼻尖冒出了汗珠。
是什么事,让这名民警这么着急?
又是为什么,这大冬天里他竟然冒了汗?
30岁的王波是本溪明山公安分局东兴派出所的一名警长。
1月18日上午10时20分,他接到本警组辅警曹政汇报:辖区一家药房在警组的“平安微信群”里发出一条信息,一名老人在药房买药后离开时拿错了药!
因为老人本身患有心脏病、购买的是治疗心脏病的药物,药房“怕老人吃出毛病、耽误病情”,就在这个民警联系群众的“平安微信群”里求助,“因为他们都知道,有什么困难只要在群里吱声,民警肯定第一时间知道、伸出援手。”
接到曹政汇报,王波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眼瞅着就到中午了,老人买完药回家,很可能就在中午吃药,这心脏病要是吃错了药,那可是会有生命危险!
想到这,还没等曹政说完,他唰地站了起来,“去药房!”
大步流星出了派出所,王波开着警车拉上曹政直奔药房。
1月25日晚,王波告诉记者,当时他心里属实非常着急,“说真的,就是我自己钱包丢了都没这么着急过。因为这事说小也小,可能老人回家发现药错了就不吃了;可是说大就大,老人要真是把药吃错了,那可就容易要命啊!”
从东兴派出所到药房,是一路下坡,王波忍住焦急把车速控制在合理范围,可是心里却忍不住念叨希望前边的车能开快点。
10时28分,车到大药房门前,王波和曹政跳下车,连车门都没锁就快步走进药房。
“老人交款后离开时,把放在柜台上的另一个装药的塑料袋拿走了,因为都是药店的塑料袋,外表看上去都一样。”
药房服务员告诉王波,老人拿走的那袋药是给别的顾客带的,当时收款的服务员并没有注意到老人拿错了。
老人离开后,另一名服务员溜达到柜台前,随手打开塑料袋,才发现不对劲:“咦!这不是刚才那老人买的药吗?怎么没拿走?”
几名服务员也是一头雾水。一查店里监控,看明白了:老人是把旁边的塑料袋当成自己的拿走了!
因为知道老人买的是治疗心脏病的药,“很快就到中午了,有的患者中午时是需要服药的,万一老人把拿错的药当成管心脏病的药吃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时,有服务员想到了“平安微信群”。
“这群里有警察,可管事了,我看到群里有人说点啥事,解决可快了!”于是,她们在群里发信息求助,而这条信息也被曹政及时看到汇报给王波,两人8分钟就赶到了药房。
可是,怎么才能找到拿错药的老人呢?
王波询问服务员:老人是不是经常在这买药?药房有没有留下过什么联系方式?他这一提醒,服务员想到了老人交款时用的是会员,“我都急懵了,他是我们的会员。”
“那就赶紧查查,老人登记会员时留没留姓名、联系方式?”
一名服务员赶紧拿出会员登记本,根据老人交款时提供的会员号查到了一个手机号码。王波拨打过去,“提示欠费停机了!”
这时,已经是10时45分。
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就这么断了吗?看了看时间,王波决定还是从这个手机号码入手,他又开车往所里赶:“现在手机号码都是实名制,看看能不能用这个号码查到机主……”
10时52分,王波、曹政赶回派出所。
11时03分,王波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喜色:找到了!
“从手机号码查到了机主姓名,再从机主姓名查其户籍所在地,老人住的地方还就在我们辖区,离我们所比药房还近。”
王波和曹政又马上开车奔往户籍显示的老人住处。
11时09分,王波敲响了房门,“从药房的监控里看到过,我一眼就认出了开门的正是拿错药的老人。”
看到民警上门,老人还有些懵,王波进屋一看,“装药的塑料袋还在门口鞋架上放着呢!一问老人还没吃药,这才放下心来跟老人把前后的事情给说明白了。”随后,王波又开车带着老人到药房把拿错的药换了回来。
辽沈晚报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