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啊细节

辽沈晚报 2021年01月17日

□刘朴

晚上看书吃力,我坐在客厅里,陪着老伴看电视。言情肥皂剧、谍战大片、怀旧剧场,什么都看。看着看着我生气了:“这啥玩意儿呀,太假了!”年代剧里,上世纪30年代的深山沟妇女,好不容易找到婆婆了,给了一个馒头,一口一个“谢谢”,当时的人情世故是这样的吗?抗日谍战剧里,一个人在荒凉小镇上找“洗手间”,咱们管厕所叫“卫生间”,后来叫“洗手间”,才多少年啊?英雄被打得皮开肉绽,竟然能够行走自如、谈笑风生。还有一部表现1977年恢复高考,考场上方扯着大大的横幅“某某考场”,胡扯嘛,因为我当时也参加了县城的那次高考,那是百废待兴的岁月,哪有那么奢华排场?

说了归其,就是一个“细节”的问题。好的故事都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如果不注意细节,就不真实,甚至虚假。甚至有些历史电视剧里,墙上还有“计划生育”的标语,这种明显的“穿帮”,乃艺术之大忌!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甭管军国大事,还是家庭生活,都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细节见人品”“细节见真实”,我们观察一个人,品评以至于爱憎一个人,无不是通过细节来判定。

有一次我感觉不舒服,去楼下的社区诊所量血压。冬天穿得多,撕巴半天才把胳膊露出来。女医生耐心等着我,听诊器已经被她焐热了,一点儿也不觉得凉。量完后,她走过来,帮助把我的毛衣领子抻舒展。我的心里暖暖的:这样的医生,可亲!

通过看电视我们认识了人们的好公仆任长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接待群众尤其是一些农村妇女,第一个动作总是拉起对方的手。这一个细节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干部,和群众还有距离吗?老百姓还能和她隔心吗?

还有一些细节表现出的是思维习惯。

日前,到某单位办事,在一个小伙子的办公桌上发现一个奇怪的装置:一个精致的小架子,插上电,来回不停地摆动;架子上是他的手机。这玩意儿是干什么用的?他不无得意地说:“让手机帮我走路挣钱。”闹半天才明白,手机里有什么“走路挣钱”的软件,一天走多少步,会有红包发来,可是,这种“走路”也太取巧了吧?如果全是这样的聪明人,世界会怎么样呢?

说实在的,我对这种小聪明非常不以为然,甚至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