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上眉梢

辽沈晚报 2021年01月08日

□李璋

“牛郎织女”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每逢七月初七,人们都会想象着天上的银河,讲述他们的故事。传说中,每到七夕,人间的喜鹊都会飞到天上为他们搭成一座桥,叫做“鹊桥”,古人相信七月初八喜鹊头上毛会变秃,就是前一天搭桥累的。虽然是神话,但也反映出喜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喜鹊是古人心目中的报喜鸟,《搜神记》讲述了一个故事:张颢在梁州做官时,有一天下过雨后,一只喜鹊飞来,忽然落地化成一块石头,张颢将它敲破,里面居然有一枚金印,后来他果然升官任太尉。从此,“鹊石”就成了官员升迁的吉兆。人们听见喜鹊的叫声,也觉得会有好事发生。

喜鹊对气候的感知较为敏锐,冬天通常选择向阳的枝头筑巢,所以《周易》认为它“先物而动,先事而应”,如果没有按惯常的季节筑巢,可能是不祥之兆。人们认为它低头叫预示天阴,仰头叫则说明好天气即将来临。因此,“喜鹊登梅”是传统吉祥图案,既取“喜上眉梢”的谐音,又是人们常见的景象。

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着一幅南宋时期的《梅鹊图》,正是这一题材,不过这幅画的作画方式比较独特,不是用笔在纸或绢上画的,而是用小梭代笔、丝线代墨,在织机上织成的,叫做缂丝。和普通织布的“通经通纬”不同,缂丝的编织方法是“通经断纬”,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可以根据图案变换不同颜色的彩色丝线织作,成品只显纬线而不露经线。因为作品极费人工,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这幅《梅鹊图》出自缂丝名匠沈子蕃之手,站在梅树上的两只喜鹊,一只抬头观察四周,一只缩颈欲睡,造型生动活泼。枝干和花朵相互映衬,显得分外和谐。乾隆很喜欢这幅《梅鹊图》,光印章就盖了十来个,还在上面题写“乐意生香”。

虽然人们偏爱喜鹊、厌烦叫声难听的乌鸦,但从生物学角度讲,喜鹊和乌鸦都是雀形目鸦科的鸟类,属于近亲。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除了毛色外,长得挺像的,不少习性也相近。喜鹊凶猛好斗,经常一群鸟联合起来对付猛禽,还会去其他鸟巢内捕猎雏鸟和鸟蛋,从而招来围攻。当然,它们的巢也有被占的时候——鸠占鹊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