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辽接棒唐文化

辽沈晚报 2020年12月26日

王绵厚谈唐朝对辽代的深远影响。 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张松 摄

辽朝的文学深受唐代文学的影响,特别是辽诗,在风格、技法上主要是模仿唐诗。

契丹人喜爱汉文诗歌,尤其喜好唐诗,如辽圣宗写诗就主要是学习白居易,他有诗云:“乐天诗集为吾师”,他还亲自用契丹文翻译白居易的《讽谏集》,给大臣们阅读。

日前,“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在辽博盛大开幕,原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绵厚、资深辽史学家冯永谦强调,年终岁尾欣赏此次特展,不仅要看文物,更要知光阴、理脉络、懂内涵,借此源远流长的岁月传承,树立能量充沛的“辽宁自信”,让历史指导今生,让历史告诉未来!

大辽王朝是唐文化接班者

王绵厚表示,言及唐代,就不得不提之后的辽代,这个在古代辽宁区域崛起的塞外王朝。因为,这个由契丹人创建的辽土王朝,承继的是大唐衣钵,是唐文化的忠实接班者。

起源辽西、东蒙一带的契丹族,其历史从公元389年的登台亮相至公元916年大契丹国的奠基确立,历经527年的反复整合,才于乱世中艰难崛起。在这一漫长的动荡期内,从古八部到大贺氏联盟再到遥辇氏联盟,契丹族国祚长达289年、历21帝的唐王朝交集甚深。对驰骋塞北的骁勇契丹,唐朝统治者心情复杂,采取既打又拉的“羁縻之策”,期待将其纳入中原秩序;而对代表先进中原文明的唐帝国,契丹则在“亲唐与反唐”的曲折线路间矛盾取舍,最终化蛹为蝶,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质变一跃!

“大唐刚亡九年,大辽便接班而起,辽太祖去世时(926年),宋太祖才出生(927年),宋朝的建立(960年)晚于辽朝建国(916年)整整44年,契丹人所建的大辽王朝一派唐风唐韵,纯讲大唐风骨,今日辽宁与大唐王朝有着更近的精神血缘。”王绵厚说。

王绵厚具体阐述道,辽代对唐代的承继关系是全面的、全方位的,或者说,是一种带有鲜明地域特色、草原民族特色的“唐文化翻版”,在法律制度、监察制度、科举制度、政务制度等方面,唐朝的政治体制几乎被辽朝不打折扣地全盘照搬了。

如官吏制度,辽朝机构的设置,尤其是南面官的设置,大都仿唐制而设。辽太祖从先辈继承下来的官爵名号,如太师、太保、司徒、司空、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都是唐制。中央南面朝官是唐制,地方官的设置也一样采用的是唐制,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刺史、县令,大略采用唐制。在辽代的南面官中,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机构的设置,无一不是唐制。

辽朝的监察制度基本上承袭唐制。例如在中央设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负责对朝廷百官和地方官的监察,在监察准则上辽朝主要沿用唐代的“六条问事”,以此为依据发展为后来的“六察法”。

辽朝选拔官员,除世选外,就是集成了唐朝的科举制度。辽朝在礼部设贡院沿袭的是唐制,在贡举年限上,辽朝开始也是沿袭唐制,从圣宗统和六年(988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科举考试开始,到兴宗景福元年(1031年),除部分记载不详或未记载外,都和唐制一样是一年一次。景福元年以后,才仿宋制,三年一次。

辽朝继承了唐朝的礼制。有些礼制,宋朝都是受辽朝的影响而加以继承的,如皇帝上尊号就是如此。辽朝以继承唐朝制度为己任,这可以从辽朝人避唐讳得到证明,辽朝人焦习于辽穆宗应历九年(959年)的《驸马赠卫国王娑姑墓志铭》有句云:“以恩及众,使民忘劳。”其“民”最后一笔缺笔以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

在处理政务上,辽朝依唐制而行。唐代的《贞观政要》这本治国理政的参考书在辽朝很受重视,例如辽圣宗“好读《贞观政要》”;辽兴宗时,萧韩家奴“欲帝知古今成败”,将《贞观政要》翻译成契丹文;天祚帝的儿子耶律雅里,很爱读此书,常令侍臣给他讲解。

不仅政治制度全面接盘唐代,在学术、文学、艺术方面,辽代也承继唐代,辽道宗自称“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充满文化自信。就连宋人也不得不承认:“北虏多有文籍,亦以文化相尚。”

参加科举考试的汉族士人,都必须以诗文应考。辽朝贡举中,一项主要的科目就是“诗赋”。

从《辽史》记载看,辽朝文人大多善于写诗。辽代初期的契丹皇族耶律倍,会写诗,留传下来的有《乐田园居》和《海上诗》;辽圣宗耶律隆绪是一位文学艺术修养很高的皇帝,他懂音乐,能作曲,“幼喜书翰,十岁能诗”有诗作五十余首;辽兴宗擅长诗赋,在宴饮、游玩中常与臣僚以诗唱和;辽道宗耶律洪基在辽代帝王中堪称最具诗才,其作品结集为《清宁集》。从保留至今的辽朝诗作来看,辽诗学习、模仿唐诗的痕迹,灼然可见。

据《辽史·乐志》记载,辽朝的音乐大部分来源于唐乐。辽初直接用唐《十二和》乐,后来的辽《十二安》乐,只是“改乐名而已”。

唐人的绘画艺术对辽人的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唐画流传到辽,成为辽人学习模仿的资本,如契丹人萧融具有很高的中原文化素养,据清代王毓贤《绘事备考》记载,辽代萧融“尤善丹青,慕唐裴宽、边鸾之迹。凡奉使入宋者,必命购求;凡遇名迹,不惜重价,装潢既就,而后携归本国,建小楼以贮之。凤日晴和,焚香展卷,临摹所至,咸有法则。”可以想见,辽人萧融的绘画必然带有唐画的风格与气韵。

辽国馆驿墙上刻着东坡的诗

辽宋“澶渊之盟”签订后,史载“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辽宋两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

辽与北宋关系正常化后,使节来往频繁。据傅乐焕先生统计,自澶渊之盟签订到北宋毁约,共118年,北宋出使辽的使者,史载多达1600多人。有时,北宋派出的不同使者在道路上相遇了,“他乡遇故知”,大家同朝为官,有的还是至交,又都是大文人,见面就有诗词互赠,在后人看来,这也是一大文化幸事。北宋出使辽国的使节,都是文化精英,在出使大辽的行程中,或感怀物象,或寄情咏叹,留下大量佳作,这些诗统称为“使辽诗”。

随着辽宋两国间的政治关系正常化、经贸往来健康化,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自然蓬勃兴起,辽文化随之南下,宋文化强势北进。如在宋代民间“多歌蕃曲”,宋朝虽多次禁止“声音乱雅”,但胡声、胡服、胡俗、胡食仍广为流行,从而丰富了宋代的市民文化。又如辽代中后期,苏轼在辽朝境内声名鹊起,宋使张芸叟出使辽国,竟发现辽国馆驿的墙壁上,都刻着苏东坡的诗,辽国“粉丝”们搜集编纂的苏东坡诗集,火热畅销许多年。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八月,辽朝皇帝耶律洪基生日,苏轼的弟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作为北宋使节,前去祝贺辽朝皇帝的生日。苏辙到了辽国,辽国君臣上下热情招待,还不停地问苏辙:“大苏学士安否?(你哥哥苏东坡先生还好吗?)”苏辙说我哥哥很好,谢谢各位关心。

苏辙出使回国,途经河北涿州,将出使的情况写成了一首诗,派人寄给哥哥苏轼,诗是这样写的:“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莫把声名动蛮貊,恐妨他日卧江湖。”这首诗的意思是:哥哥你名声太大了,连辽国之人都争着问候,有这么高的人气和知名度,看来哥哥你日后是无法享受归隐田园的清净了。

“只有了解千年前辽宋两国的真实状况,理解辽宋王朝为中华文明所做的卓越贡献,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辽博举办的‘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的创办心意与题旨精髓,才能更生动地欣赏书画文物之外的无穷妙味。因为这不单是一次高品级的书画鉴赏,更是对辽宋历史的一次深入的梳理与解读!”追思悠悠辽韵,今年86岁的冯永谦慨叹连声。

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