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子龙
或许是唐宋边塞诗的盛名远播,或许是一般人的孤陋寡闻和想当然,总觉得西北边塞都是沙翻大漠,乱石飘风,荒僻苍凉,寸草难生。须知,早在西汉时,横山是“水草丰茂,羊群塞道”。而今,横山仍是“全国畜牧百强县”之一。
这还是得益于千里横山,它不仅牵领着古边塞的各大峁塬,还孕育出错综密布的大小115条河流,其中尤以千年古水无定河最大。它见证了横山的沧桑,被奉为“横山的母亲河”。
无定:“流量不定,方向不定,清浊不定”,这简直就是第二条古黄河。
仅在横山境内,无定河就蜿蜒近100公里,一级河道之宽1000米至1500米,河谷最宽可达2200米,若加上漫滩如雷龙湾至响水花虎滩一段,宽阔竟达55公里,再加上诸多支流及外沿,其流域面积为11480公顷。
可以想象,在雨季这是怎样的一条锵然大河。从长春岭东麓奔腾而下,浩浩荡荡,千折百回,确是“无定”。但最终以西北黄土高原上最大的支流身分注入黄河。
无定河流域以北,为低缓的黄土梁峁及冲积、洪积滩地,地表形态以各种沙丘、滩地、盆滩为主,沙丘之间自然就会有洼地出现,洼地长期积水就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俗称“海子”。在北部沙漠草滩区,这样的“海子”不计其数,有名字的就多达200多个,最大的红碱淖湖,面积67平方公里,站在湖边,眼前绝对是一片汪洋。这些海子宛若嵌镶在沙地间的一颗颗琥珀,在阳光,尤其是在月光下,晶莹透亮,闪烁夺目,尽显横山的无限魅力。
世界上叫“沙漠”的地方很多,竟然也是千差万别,并不都是滴水皆无,寸草不生。横山的沙漠草滩上,就有长芒草草原、冰草草原、百里香草原……还有芨芨草、沙芦、赖草、三刺、羊草等等和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数百种野草,以及苍耳、茵陈、甘草、枸杞子等三百余种药草,和一蓬蓬像沙地护卫一样的沙柳、拧条、油蒿、臭柏等灌木丛,真称得上是“山花杂古今”“风梳野草香”。此外,在草滩区外围还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国家沙漠森林公园”,里面还有不少珍奇古木。请见多识广的人告诉我,将沙漠和森林、公园联系起来,是怎样的一种景观?
无定河湿地,在横山区境内有80多公里长。湿地嘛,自然是鸟类的天堂,尤其是黄土高原上一片难能可贵的湿地,每年都有数十万只各种野生禽类在此栖息,其中不乏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湿地南缘就连接着横山著名的渔米之乡,被誉为“赛江南”。有水库19座,宜渔的滩涂地14平方公里,宜渔的稻田27平方公里……横山南部梁峁上的平田,土厚、地有劲,所以成为陕北水稻生产第一大县,“横山大米冠塞北”的牌子数十年一直不倒。“赛江南”,实至名归。
其实,塞北的沙漠地,只要有水,种什么都长得很好,无论长出什么来,味道都出奇的纯正。我曾在榆林治沙功臣石光银家里吃过两顿饭,他因卖掉全部家当买树苗,数十年在毛乌素沙漠成功植树造林30多万亩,两次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奖。在被树林封住的沙地上种粮食、土豆、各种蔬菜、药草,都长得格外好。他的妻子将自己种的土豆、茄子、辣子、豆角等一股脑儿地放进铁锅里熬,熟了加点盐和油,哎呀,那个好吃啊!后来回到城里还老想那一口,仍旧是那些东西,无论加多少油,放进多少所谓高档调料,都再也熬不出在石光银的沙漠森林里吃过的那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