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科举成就宋朝六大家聚首京师

辽沈晚报 2020年12月11日

从文学上看,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这六位都因为大宋1057年这次科举而聚首京师,也是唯一的一次。

1057年 千年进士第一榜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可以说唐宋之后的大部分名人,都是通过科举之路改变自身命运而留名史册。

一千二百多年间,包括辽金、乃至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共进行八百多次科举考试,而最为星光璀璨的一届,就是在大宋仁宗朝,绝对称得上是千年进士第一榜。

从政治上看,这一届388名进士中出了九位宰相,大宋此后数十年的国运都被他们左右。从文教上看,宋朝经学四大流派中的三派创始人都参加了这次科举并榜上有名,更是影响了此后千年的儒家思想流变。

而从文学上看,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都因这次科举而聚首京师,也是唯一的一次。

大宋1057年,嘉佑二年科举,主考官欧阳修。应试士子曾巩、苏轼、苏辙。

苏洵这一年陪同两个儿子入京赶考。

王安石两年前因欧阳修举荐入京为官,官职是群牧判官(类似孙悟空的弼马温的工作)。1057年科举结束后,王安石才离京前往常州任上。这一次科举选拔的进士,很多都是他日后变法的重将。

欧阳修这位庆历新政失败后两次被贬的文坛盟主,一开始只是借着科举之机吹响了文风改革的号角,却为此后大宋朝全方位的变革招揽来了天下豪杰,储备了大量的青年才俊。《宋史》专门有传者就达24人之多。

不好好说话的一概落榜

宋仁宗朝中后期,多得名臣辅佐。文彦博、富弼、韩琦、包拯、司马光等都是一时名相名臣。大宋达到了繁荣的顶峰。朝堂之上,仁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对于人才的选用十分关注。

当时,大宋流行的是“太学体”,太学就是国家最高学府,也就是科举取士的预备队,更是治国人才的培养基地。

但是太学体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好好说话,比如“祖父”,就要说“吾父之父 ”。用这种“险怪之语” 的目的就是“好异以取高”“自异以惊世”。结果文章不仅艰涩难懂而且连骈文的美感都没有。早就有不少大臣上书皇帝要求改文风,摒弃既言之无物又空洞乏味的太学体。

嘉佑二年,宋仁宗钦点欧阳修为主考官。权同知贡举的梅尧臣、王珪、梅挚、韩绛、范镇也都是与欧阳修相和的文学名家。

就欧阳修不惧任何压力大刀阔斧改革文风的结果看,是得到宋仁宗事先首肯的。

欧阳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只要用太学体答卷子,那就一概不予取用。

我们都知道唐宋八大家都是提倡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提倡言之有物的,正是因为欧阳修的科举文风改革,苏轼等人才脱颖而出。尤其是曾巩,欧阳修说他屡次科举落榜,不是他的文章不好,而是考官们的标准不行。

张耒说欧阳修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之豪杰。”

辽宁大学教授毕宝魁说,“苏轼、苏辙、曾巩、程颢、张载、曾布、王韶、梁焘、吕惠卿、章惇等人,几乎囊括了北宋中后期文学、思想、政治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人物。”

唐宋八大家

宋朝六位都是南方人

放在整个大环境下看,欧阳修的文风改革,是宋朝自庆历新政以来各种思潮冲击下,社会生态逐渐改变的一部分。

就科举本身而言,宋代的科举已经从重视诗赋逐步变为重视对时事表达观点的策论。“太学体”明显是与时代脱节了。所以满朝文武才容得下欧阳修独断专行,因为太学的考生他几乎一个都没录取。

而就这次科举选取的人才看,寒门学子占了大多数。研究者称,“就有史料可查的269位进士出身看,父辈没有做官的寒门之人有236位。”

这一次的取士可以说真正的“英雄不问出处”。科举制度虽然往往与封建社会联系起来,但在当时,科举意味着一种公平。意味着寒门之子也有上升渠道可以改变自身命运。

当然,这种寒门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也是相对而言的,毕竟读书是很耗钱财的。比如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进京赶考,结果家里可谓家徒四壁,穷得叮咣三响了。

而且寒门能够大量进士及第,也与宋朝优待士大夫的政策有关。只要当了中高级官员,儿子不用再寒窗苦读,就能恩荫得官的,也就给寒门子弟留下了上升空间。

这一次的科举还有一个变化,就是进士及第的南方人要远超北方人(按照传统的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比如唐宋八大家中韩愈算是北方人,柳宗元也是。而宋六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都是江西人,三苏则是四川人。可见,经济文化优势南移在宋朝已经很明显了。

没有欧阳修的乌龙

苏轼本该是状元?

苏辙为哥哥苏轼写的墓志铭中有这么一段: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

就是苏轼在科举考试时写了《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大为惊叹,就想把这篇文章录为第一。可是,因为卷子是糊名的,欧阳修觉得这文章像是自己的弟子曾巩写的,为了避嫌,苏轼就成了第二名。

都知道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所以很多文章都说苏轼因为欧阳修的误判错失了状元而为他叫屈。

其实,欧阳修这一关是礼部会试(省试),只有第一第二之说,皇帝亲自出题的殿试才有状元、榜眼的说法。通过殿试的才叫进士。

殿试结果,苏轼只是“嘉祐二年中进士乙科。”所以年仅二十岁的苏轼没成为状元,欧阳修不背这个锅。

殿试时,宋仁宗出的是《民监赋》、《弯刀诗》、《重异命论》三道题。

嘉佑二年的前三甲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三人。

《宋会要辑稿·选举》记录:“以新及第进士第一人章衡为将作监丞,第二人窦卞、第三人罗恺并为大理评事、通判诸州,第四人郑雍、第五人朱初平并为两使幕职官,第六人以下……”

第六人以下的进士名字没有记载其中。当然,苏轼的文名也无须记载于此锦上添花。

建西湖苏堤是状元郎的提议

生于群星璀璨的盛世,是幸运也可能是无奈。

章衡这次科举是和叔叔章惇一起参加的,结果章惇不甘居于侄儿之下,竟然当了“复读生”。

那年,章衡32岁。

苏轼评价他说,“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不过章衡一直没能名扬天下,苏轼又说是因为“意者任重道远,必老而後大成欤。”

苏轼说的才,不是文才,应该是经世济民的才干。

西湖有苏堤,早在南宋苏堤春晓就是十景之一。而名为“苏”,就是提醒后人,这堤是苏轼带人修建的水利工程。

1090年,苏轼任杭州知州,比他大十二岁的章衡在边上的秀州(嘉兴加上海一部)当知州。

当时的西湖淤泥遍地都快干涸了,正是章衡提议让苏轼修筑堤坝,这才有了苏堤。

而这还不算完,苏轼算是赖上老哥哥了,他写信求助,说,我听从你的建议修了堤坝,现在已经出具规模了,你应该不吝惜继续帮助我吧。你那边不是罚没了很多船吗,都给我,多多益善。而且我这边还缺乏训练有素的士卒,你也帮帮忙吧。

章衡虽在后世名声不响,但也是一位能臣,不仅能治理地方,而且还编撰史书,宋神宗成这书“可冠冕诸史”。

宋朝前期的殿试前三名升官都很快,有的不过十年就跻身宰相。到了章衡这时,环境变了。即便是状元,也得和别人一样熬资历,没了先前的光环加成。而他又赶上了这个名人辈出的时代,自然不能脱颖而出了。

这场科举给王安石

送来了变法干将

就在此次科举的第二年,出任常州的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请求全面改革。

嘉佑二年进士群中,后来任宰执的有九人,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

曾布是曾巩的弟弟。

章惇确实是学霸,两年后卷土重来,成了甲科进士。

吕惠卿,苏轼的一生之敌,几次想弄死他。

王韶,儒生挂帅,成就熙河大捷,可以说是北宋一朝最大的一次对外军事作战的胜利。

此外还有同一年进士及第的邓绾、林希等都是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乃至核心人物。

当然,王安石变法失败是有着种种原因的,而当时支持他变法的人中,也有人品不好的。

不过,宋朝的士大夫整体上,于国确实是有责任感的。就如同为嘉佑二年进士的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李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