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厨房 大论坛

辽沈晚报 2020年12月11日

□张亚凌

小小厨房,有时会成为激烈的论坛:我满嘴飞的大道理常常被儿子不动声色地击落,偶尔自以为是的聪明也会被儿子很不厚道地哂笑。

儿子挑食,但凡带点味的,像芹菜、香菜、洋葱、蒜苗、羊肉等等,一筷子都不勉强自己。味道极重的苦瓜,他从不正眼看一下。对苦瓜的种种好,我费劲唇舌,他依然避之不及。

“我的亲娘我的张老师,都21世纪了,吃饭已经无关饥饱了,也不只是为了营养,更重要的是享受——吃成了痛苦,就糟蹋了饭!”瞧瞧,这家伙反驳起我总是一套一套,大多让我无话可说。

无奈之余,我在感慨的同时使出最后一招:苦瓜还叫“君子菜”,跟什么菜烧煮都不会传苦味。你那么绅士,怎么好意思拒绝君子菜?儿子瞥了我一眼,慢悠悠地开了口:“设想一下,如果苦味不是大家都喜欢的,那它这种行为叫什么?死抱小团体,没有大局观,是不是得改名叫‘自私菜’‘短视菜’?”看着我有些发蒙,他话锋一转,“所以嘛,吃不吃跟叫啥名字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似乎也有些道理。另一方面,倘若苦是大家都喜欢的一种味道,那么苦瓜不就被道德绑架了?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瓜菜而已。没有绝对的是非,只有人的好恶与利益。

一次,我又给儿子洗脑。刚说了句“洋葱是蔬菜之王”,就被儿子打断了。他一脸嘻哈道:“娘亲呀,你昨天还说‘芦笋是蔬菜之王’,前一段还说‘白菜是百菜之王’,是不是都是另起一行的‘王’?王多了就没王了。您老人家一开口,不是满嘴跑高铁,就是很浓的文盲味,像没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

儿子取笑某人无知、做事不合逻辑,说得最严重的就是——“没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且他一开口,必有理论支持,就像“人每天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而后给我逐一罗列。这恰恰是我对他打击的突破口——典型的教条主义。可我的攻击点常常游离不定,火力又不猛,更像挠痒痒,于是厨房里常常充满了笑声。

家都不是讲理的地儿,厨房哪能承载起明辨是非的重担?当然是溢满浓情厚爱的场所了。论来谈去,快乐因子就飘荡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