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占元
郭士杰身材魁梧,声如洪钟,不减当年风采。辽沈晚报记者 崔晋涛 摄
人物简介
郭士杰
1934年1月,郭士杰出生在湖南,3岁丧父,5岁丧母,9岁时奶奶也离开人世,孤苦伶仃的他一时找不到生活的依靠,便去给地主放牛讨生计。
1950年1月,16岁的郭士杰在湖南参加了志愿军,1950年12月随40军0351部队入朝鲜,在五里洞前线运送伤员,在西海岸阻击敌军登陆,坚守山洞,吃雪啃压缩饼干……面对敌人,郭士杰勇往直前,用鲜血捍卫了阵地。1953年停战后,郭士杰从朝鲜撤回奔赴大连旅顺口驻守,1958年任司务长,同年4月转业到阜新矿务局,9月考入阜新矿务局煤炭工业学校学习。
三年多的枪林弹雨、血与火的考验,让郭士杰这个靠着在鞋里垫砖头才当上志愿军的放牛娃,蜕变成一名真正的战士。
如今,86岁高龄的郭士杰身体依然硬朗。2020年6月23日下午,在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这个他曾经工作多年的地方,老人用略带家乡口音的话语,向记者讲述了他亲身经历抗美援朝的那段峥嵘岁月。
建飞机场 冻硬大头鞋
1950年,16岁的郭士杰看到湖南招志愿军,早就有报效国家这个想法的他急急忙忙挤到报名点,但是18岁才能参军的这条规定让他犯了难。
“我就想参军,当时我想了点办法,虚报了年龄,个头矮就在鞋里垫了两块砖头,体重太轻,穿了件地主婆斜系扣的衣服,在斜襟的地方藏了个大秤砣,”郭士杰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随后,郭士杰所在的40军0351部队去广东汕头进行军训,经过7个月的训练后北上,经过武汉汉口车站时,他们脱掉原本轻薄的解放军衣服,换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棉服,然后继续向北,11月,来到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用时一个月修建了一座支援朝鲜的飞机场。
时值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郭士杰一个班12个人睡一顶帐篷,帐篷里生一个煤炉取暖。白天干活累得一身汗,连脚上的大头鞋都时常被汗水打湿。回到帐篷里,大家累得倒地就睡,炉子经常在后半夜就燃尽熄灭,战士们缩成一团度过一夜,早晨第一件事是把冻硬的大头鞋烤软,再穿上继续干活。
第一次上战场抬伤员
1950年12月10日,郭士杰坐着闷罐车,随40军0351部队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到达五里洞,郭士杰和战友们被安排驻防此地。他看到这里满目疮痍,在敌人的轰炸下,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这是郭士杰第一次来到战场,“我们先负责抬伤员,找到受伤的战友用担架抬回来”,直到一个半月以后,正规的担架部队接替了郭士杰他们,他们继而奔赴前线。
被奸细出卖
演出时遭轰炸
一次,郭士杰所在的138师414团白天战斗后,回到后方村落,此时部队来了一个120人的慰问团,将在夜间给战士们进行慰问演出,战士们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在周围山头布防,架设高射机枪,站岗,放哨,以防敌人袭击。部队向每位战士下达命令,一旦发现敌机,立刻鸣枪,听到枪响后,演出现场将随即熄灭灯光,避免敌人轰炸。
意外还是发生了,村中有一名奸细将情况透露给了敌人。演出开始后不久,敌人就派出飞机进行轰炸,战士们连忙将表演场地的灯光熄灭,可就在这时,那个潜伏的奸细向空中发射了3枚照明弹,原本漆黑一片的村庄被照得宛如白昼一般,敌机的炸弹像雨点般倾泻而下,现场一片火海。
敌机过后,经过统计,慰问团损失惨重,原本120人的团队牺牲了百余人,最终只剩下12人。这段经历让郭士杰痛心疾首。
西海岸打退敌人
之后,郭士杰随部队去东海岸战斗,由于敌人的武器装备比志愿军要好,飞机、大炮的数量也在志愿军之上,白天郭士杰和战友们守在战壕里,敌人进攻时,按兵不动,等到敌人进入到手榴弹的投掷范围内时,志愿军战士们手榴弹、机关枪一同伺候,用郭士杰的话说,在远处用步枪打,打不了几个人,这样近距离造成的杀伤要大很多。
1952年,美国军队策划在西海岸登陆,“如果敌人真在西海岸登陆成功,那么我们的后方补给将受到严重威胁,前方部队的后路也会被掐断。”
没过多久,敌人果真出现在西海岸,敌机首先对海岸进行了轰炸,然后利用水陆两用坦克登陆,郭士杰和战友们用火箭筒对坦克履带进行攻击,一阵猛烈的炮火过后,敌人还没登陆,就损失了一个团的兵力,损伤接近半数。敌人见登陆无望,随即逃跑。之后,郭士杰和战友一直在西海岸的大庆岛驻守,直至回国,西海岸再未出现过敌人登陆。
山洞里啃压缩饼干
1953年,郭士杰所在部队遭到敌机轰炸,部队大部分粮食损毁,郭士杰和战友们利用仅有的压缩饼干在山洞内维持了两个多月。
山洞内的条件非常艰苦。晚上睡觉时,郭士杰将雨布挂在头顶,遮挡雨水,但是半夜雨布承受不住过多的雨水,突然间翻落,积攒了半宿的雨水几乎全部浇在了郭士杰的被子上。天亮后,被子还不能晾在外面,只能在洞内阴干。
朝鲜战场停战一个月后,郭士杰所在部队回到大连旅顺口驻守。
辽沈晚报记者 崔晋涛
英烈故事
1951年3月,孙占元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4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孙占元率领突击排对597.7高地2号阵地实施反击。接近2号阵地时,受敌人火力阻击,双腿负重伤。他忍受剧痛,顽强地坚持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友爆破,摧毁3个火力点。突击排攻上2号阵地,继续向纵深发展时,敌突然从阵地侧面反扑过来,数名战友牺牲。他利用已攻占的碉堡,架起缴获的两挺机枪轮番射击,接连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80余人。1952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