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演示系统让观者身临其境 真实再现攻克锦州的战斗场景

《攻克锦州》全景画馆全新亮相

辽沈晚报 2020年09月29日

改造后的全景画馆更有身临其境的观感。辽沈战役纪念馆供图

更加逼真的投影和音效、更加完美地还原攻克锦州的战斗时刻的光照效果、更舒适安全的坡道改造装修……日前,改造后全面提升陈列环境和巨幅全景画展示效果的辽沈战役纪念馆《攻克锦州》全景画馆,全面通过专家验收,以崭新的面貌在中秋、“十一”双节前全新亮相,正式恢复对外开放。

投影演示系统

让观者身临其境

步入设在全景画馆中心部位的圆形观众看台,四周传来的爆炸声、喊杀声、飞机马达轰鸣声,让人一下就如同穿梭了时空,身临其境地来到了惊心动魄的战斗现场之中。

随着解说中提到的一个个地点,全景画中对应的位置便会传出由远及近的爆破声浪,接着便是火光冲天而起,然后是烟尘滚滚飘飞,伴随着呐喊厮杀声震耳欲聋……

这便是辽沈战役纪念馆全新改造后《攻克锦州》画馆的投影演示系统,所带来的震撼视听效果。该系统采用最新的投影和中央控制技术,视频素材与原有录音解说、音效浑然一体,让原本静态的全景画,全幅“动”了起来。

“此次改造工程遵循的是‘守正创新’这一原则,首先是传承,然后才是创新和发展。”辽沈战役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刘晓光在接受辽沈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全景画馆提升改造工程主要涉及三项工程:灯光控制改造、投影演示系统改造和看台坡道装修改造,都是基于保持全景画的艺术主题基调不改变,而在现代技术上进行有机融合,提升参观者的观感和全景画的艺术性。同时,各种特效严格考证了全景画所体现的战斗场面的季节和时间,光照的方向和色温、烟火动起来的方向都做到了真实的体现。

真实再现

攻克锦州的战斗场景

《攻克锦州》全景画馆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生动、形象、真实地再现了1948年10月14日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31小时激战。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再现了英烈们荡气回肠的壮举。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人民支前、塔山阻击战等内容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被组织在了画面中,让全景画表现出了高度的艺术真实性。

《攻克锦州》全景画是一幅巨幅的环形画面,工作人员介绍,全景画的画面高16.1米,周长122.24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重量达4吨。与普通的绘画展陈不同,《攻克锦州》全景画巨大的环形画面首尾相接,将观众包围在看台上。为了营造更好的视觉效果,看台距画面的13米距离,由地面塑型和画面进行结合,画面的边缘被多种方法巧妙地遮住,让观众无法辨别地面塑型中的形象和画布上的形象之间的差别,“这样在观看时你就不会再认为这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有广阔空间的真实的景观。”

刘晓光说此次改造工程将全景画馆演示系统的声、光、电进行全局控制和无线操作播放,演示亮度效果、视频覆盖面积均显著提升,增强了全景画的表现力,使全景画表现的战斗气氛更为浓烈。

细节严谨到太阳所在

季节的色温和投影位置

按照全景画所表现的攻克锦州的战斗场面,为了在灯光效果上与画面营造统一的色调,同时更准确的呈现全景画馆原创时提出要表现北方深秋季节下午两三点钟光照色温的艺术效果,在此次灯光控制改造中,特别邀请了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博物馆、美术馆LED应用研究课题组专家进行全程指导。

“细致到特定时间内阳光照射下处于不同方位中的地面、房屋、山坡和天空的色彩变化。”据介绍,此次采用高品质的LED照明灯具和功能先进的DMX512灯光控制组合,完美地呈现出灯光控制实现无线操作,可在静态观赏油画和动态演示两种模式下自由转换。改造后的灯光不仅更加有利于油画的展现和保护,且后期运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灯光的巧妙运用与全景画在色彩上的统一、色温上的协调,准确地再现了符合季节、时间和战场气氛的画面。

看台坡道装修改造

体现服务温情

“原来的看台坡道是类似于塑胶跑道的红色的地面,在全景画暖色的色调中很抢眼。”刘晓光介绍,此次看台坡道装修改造主要突出整体性和功能性,改造后的坡道矮墙采用仿旧木纹金属板装饰,体现历史的沧桑感。内墙及看台边缘地面以深灰色环氧地坪漆涂装,外墙配以现代材料金属铝方通和光带组合装饰,营造一种时光隧道的视觉感受,引导观众逐步走入历史情境,身临其境地感受那场震惊中外的决战。

现在的深灰色地面在色调上与全景画馆整体上更协调,当你蹲下时会发现,地面上一个个凸起的圆形纹路,是更具有稳定性及耐磨性的防滑橡胶地板铺装。这个具有服务温情的改造,让这条通往看台的螺旋式楼梯通道,不论内侧的台阶梯,还是外侧的坡道,都为参观者、尤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轮椅行走,带去了更安全的保障。

因为受疫情影响,历时9个月时间的全景画馆改造工程全面通过验收,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游客。

辽沈晚报驻锦州特约记者 张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