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小技” 秀绝活

辽沈晚报 2020年09月27日

雕刻前每一块原料都要精挑细选。

夜已深,老赵还在工作室精心地打磨自己的作品。

老赵,全名叫赵建忠,年龄不是很老,只有52岁,但因为其作品独树一帜、雕刻技法老到纯熟,所以大家就习惯这样叫他。

老赵干瘦,花白的山羊胡,颇具文人的雅韵和艺者的风骨。

昨日,记者在位于老北市百货大楼的古玩城见到了老赵,他正在工作室内忙于创作。普通桃核大小的松石经他的刀削锉磨,一只抱着钱袋的蜥蜴已经初具模样。相比旁边白纸上的底稿,松石雕出的蜥蜴立体感更强,活灵活现,待细微处进一步精雕之后,再经打磨就算大功告成了。

老赵的作品每一件都是根据玉料的不同而进行的个性化创作,使绘画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即使几近相同的两块料,在他的刀下也会体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来。老赵说,玉料虽小,大方无隅,“艺术的创作,是不受材料大小限制的。”

蟹、龟、鱼、虫等等,这些都是老赵特别钟爱的主题。瞄准机灵可爱的动物,借鉴雕塑、绘画、装饰图案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以玉为载体,最后经过灵巧的双手,将充满活力的艺术品呈现出来。雕刻这些只有黄豆粒大小的作品,对老赵来说可谓驾轻就熟,他自嘲为“雕虫小技”。

直径只有19毫米的1角钱硬币,上面摆放着两只龟和两条鱼,近观,鱼的每一个鳞片都精致入微,堪称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在设计布局上,老赵注重疏密安排和节奏感的体现,给人以美的享受,作品深受收藏者的喜爱。

老赵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早年从事美术创作,闲暇时,来了创作灵感后就会雕个小件。三年前,他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将主要精力用在雕刻上。

一件金龙鱼绿松石作品,24毫米长,6毫米宽,单单雕刻就花了整整3天时间。鱼有百余个鳞片,鼻孔、眼睛都清晰可见。一个手指甲大小的松石雕出一个莲蓬,上面还趴着一只青蛙。老赵说,“愈是细微,功夫愈精,价值也愈高。下刀时要屏息凝神,更是对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的考验。每一刀都是在做减法,毫厘千钧。”

常言说:“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艺在微,意在精,老赵,其乐在其中。

辽沈晚报记者 金国建 文

记者 王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