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千百年,中国青年泛舟学海,学以许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千里求学,当惊世界殊。
在那个暗无边际的年代,战火频频,民族受辱,万民为刍狗,贫穷已是常态,食不果腹算不上触目惊心,留学生的日子自然好不到哪去,但他们不觉得苦,因为他们是混沌中最接近光明的人。也许当他们身处异乡,会惶恐、会无所适从,但他们还是努力触碰,因为那是希望。他们在一个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中,挖掘出对惨淡民族的救赎。
青春意气,汇发展洪流。
也许是东方的一声呐喊,让他们从浩瀚学海中分出心思来,因为祖国成立了,他们十年磨剑,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那一代中国留学生中,有钱学森、有邓稼先、有郭守仁,他们心想,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回来。钱学森被美当局监禁后,用烟盆纸给祖国写信求救,因为他的一腔热血早已急不可耐。他们做好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决心,他们挺进罗布泊,用一朵蘑茹云让中国在世界军事领域有了话语权。学无止境,但东方已风来,在改革开放的致富路上,留学生依然在奋斗,青春依然闪着光。
交流互鉴,实干总兴邦。
一代代青年人前赴后继,一代代留学生奋勇向前,时至今日,我们已开门迎客做主人,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历史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先辈的不朽人生我们引以为傲。但我们这一辈青年人,仍有着一样的豪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奉之于国,献之于民,是我们身为新时代青年应走的人生之路。肩担家国志,永传民族魂。即使微弱如草芥,也要为祖国添一抹新绿,为他人挡一片风雨。奉己心于国,奉己身于民。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人生之道漫漫,而念国感民之心永恒。即使微小,也愿意在沉默中付出百倍努力,追求极致。愿做追梦者,助力中华梦。吾之追求,国之辉煌;国之梦想,吾之担当。学以许国,学以报国。
(抚顺市清原县实验小学六年三班 刘怡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