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录音师:收集8000条自然录音,一年收入近百万

来,听一下 录自田野的自然之声

辽沈晚报 2020年09月23日

头戴监听耳机,外界声音被隔绝,一个个声音细节随着话筒的指向传到耳中,不断放大;几排旋钮调整收音角度和范围,精度提升,临场音被尽可能地还原进来……西溪湿地一叶摇橹船上,田野录音师声谷举起拾音话筒,又一次将大自然里细微的声音转化成电波,装入录音机。

他的硬盘中,装着他从各地收集的近8000条自然录音。如今,声谷录下的自然声,在喜马拉雅平台的播放量已近亿次,成为无数都市青年释放压力的“耳朵”。

“夏,五点半,老爷爷遛狗回来,远处有人砍树”“夏,七点,它在篱笆上停留了两分钟后飞走了”“夏,六点半,一只健硕的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自己带上一套录音设备,常常“凌晨出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都是他记录的素材。

为自己取名“声谷”,意为“峡谷里的声音”。在他看来,这种意向具备强烈的想象空间,他希望营造出一种声音氛围,给予人放松的力量。

记录自然声音这一念头,源于2014年在福建湄洲岛的经历。“第一次见到大海,站在海边,一层一层的海浪扑向自己,感觉自己被大海完完全全地拥抱了,那种感觉非常治愈。”

——他想到记录并传播这份大自然的治愈力。从一个单声道话筒,到一根立体声录音笔,再到如今一副监听耳机、一台录音机和几个话筒,他的设备不断升级,记录下的声音也更接近真实。

“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家乡老宅,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处处是鸟语,满目是清新。”网友评论道。

越来越多网友愿意为他的声音付费。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用户通过付费专辑、会员专辑,购买版权内容,甚至偶尔还有主播打赏和流量变现收入。一年下来,声谷录制音频的收入在喜马拉雅平台可达到近百万元。

“大自然的声音在一天中每个时段都是不一样的。我喜欢清晨天亮前的那一个小时,那时的声音纯粹而通透,能让我感到平静和放松。”声谷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烦恼,常常能在自然中得到疏解。

2017年一天清晨,声谷到杭州郊区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记录流水声。他蹲在小溪里,声音传入耳机,整个人感到格外舒展,浑身渐渐没了力气——他在水中“睡着”了。“我被溪水‘催眠’了。”声谷回忆,后来是被水“冻醒”的。

美国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在其著作《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中曾这样描写自然音:“是昆虫拍打翅膀在午后明媚阳光中飞行的柔和曲调,是斑衣蜡蝉收起美丽的内翼降落在我光洁的地板,是清晨喜鹊和蝉令人惊讶的大合唱,是大雨在茂密枝叶上震撼人心的演奏,也是清风拂过脖颈时的柔和细语。”

对声谷而言,戴上耳机后,时间仿佛静止。当听觉更加敏锐,人们也更容易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依旧在寻找声音的路上,为更多人提供与自己对话的栖身之所。”声谷说。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