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冰
初次与秦岭相遇,我的内心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我没有想到秦岭自然山水竟如此壮丽秀美,更没有想到在群山莽莽的秦岭深处,竟然还存活着那么多曾经笼罩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后来在现代文明光焰笼罩下正面临灭顶之灾的神秘而古老、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存在。
尤其是面对秦岭南北俯拾皆是的古遗址、古栈道、古战场、古村镇遗迹所承载的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经历时,我才发现秦岭是一座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国文化史上被严重低估并忽视的文化山岭。所以我在《走进大秦岭》自序里这样写道:“我不得不承认,在过去和现在,秦岭负载了我们这个民族从童年到青年、壮年所有文化精神的重量与经历。如果要归结出一种可以涵盖、容纳中国历史文化的文化载体的话,那么除了黄河、长江这两个象征性喻体,也只能是秦岭了——如果说黄河、长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的话,秦岭则是一个民族历史情感、现实遭际堆积起来的山岭。”
2004年准备走秦岭时,我是抱着从历史与文化反思的角度,探寻秦岭山区固守传统、贫穷落后原因的想法启程的。因为当时我只想到秦岭跑一跑,回来以后写一本已经定好书名叫《秦岭批判》的书,准备跟风赶潮,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秦岭山区的贫穷落后进行挞伐。
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沿纵横交织在群山深处的秦岭古道从天水走到凤县、略阳仅一个礼拜,秦岭的自然山水、散落其间的历史文化遗迹、秦岭山区古韵犹存的民风民俗,迫使我不得不调整原有思路。俯首反思之际我才蓦然发现,我对秦岭历史身世、前世今生和秦岭所负载的一个民族的历史人文情感的了解,竟如此浅薄无知。原来我现在面对的莽莽秦岭虽然交通闭塞,物质生活极度贫乏,但在一步一景的高山河流隔阻下,这里不仅保留了中国最美的自然山水,生活其间的人们也还在日复一日地沿袭着温馨迷人、淳朴平和的传统生活习俗和与古老中国文化相融相生的文化传统,还有在我行走的每一次脚步起落间,飞溅而起的与中国历史每一次潮起潮落息息相关的历史陈迹都在提示我,我必须用历史的、文化的眼光重新审视秦岭的历史与现实。
就这样,我突然发现仅仅一周时间,我已经从莽莽秦岭好奇的闯入者和蓄谋已久的批判者,一转而为秦岭自然山水的沉迷者和秦岭灵魂与精神世界的探秘者、迷恋者、崇拜者。短短几天,我不仅无意中搜集了为数可观的人文资料,而且随着行走越来越深入,我愈益清晰地发现,以昆仑山断层甘肃临潭县白石山为起点,向东绵延到淮河之滨,南北以汉江渭河为界的秦岭山脉,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内陆自然地理格局,更是中华文明萌芽起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壮大的人文高地。当晚,我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条挺立在中国内陆腹地的苍茫山岭,对中国传统文明和汉文化的生成与培植,对以关中和中原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秩序的建立、确认的意义,远比一座巍峨高山阻挡了南下的寒风、北上的暖湿气流重要得多。”
从地质构造来说,秦岭和昆仑山一脉相承,这也是在古代人们曾经将秦岭也称作“昆仑”的原因。我们现在说广义上的秦岭山脉西部起点为介于甘肃临潭与卓尼县之间的白石山,但在此次考察中我发现,如果要全面认识秦岭,就应该把我们的目光和视野从白石山再往西延伸。我向地质学家求教时,陕西地矿集团董事长赵廷周告诉我,从传统中国大地构造位置划分来看,经向构造系银川大断裂—龙门山大断裂(即贺兰山-六盘山-岷山)一线与秦岭的交汇处,在甘肃临潭县白石山—迭山(迭部县)一带,即大众认为的秦岭西界(与祁连山和昆仑山毗邻)。但真正意义上的秦岭西段西界,应再往西,到青海省同仁县西倾山断裂带以西的西倾山微地块,这里才是真正的柴达木盆地与南秦岭(西段)的界线。
相对于天水到南阳秦岭主脊的绵延不绝,处于青藏高原东缘的西秦岭余脉显得更加辽阔壮丽。特别是从白石山往西、往南,一直延伸到昆仑山支脉巴颜喀拉山断裂带的西倾山在茫茫甘青高原逶迤起伏的姿态,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座伟大山岭诞生过程中的波澜壮阔。
至于“秦岭文化”的提出,也是考察秦岭、写作《走进大秦岭》过程中,我所体会、认知并发现的秦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启发、提示、指引我生发的观念。“秦岭文化”是一种本源文化,它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精粹,也集合了华夏文明核心腹地所培育的催生的多种地域文化精髓。其中以先祖崇拜、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中国本源文化,是秦岭文化的基础与根源,融合了儒、释、道宗教文化,齐鲁、关陇、中原、荆楚、巴蜀等地域文化以及山水文化、移民文化、兵戎文化等多种文化成分的文化形态,让“秦岭文化”极具包容性。
几千年来哺育我们这个民族的,有母亲河黄河长江,那就应该相对有一座父亲山,父山母水,一阳刚一阴柔,共同养育了我们。秦岭是中国南北方文化,东西部文化交融、形成和相互渗透的一个结、一个聚合点和交汇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部与东部,北方与南方政治、经济、文化在相互征服,互相融合的过程中,这座高峻的山岭就像一位襟怀宽广、仁慈睿智的圣贤。还有一点,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讲,山为阳,水为阴,长江黄河一级支流都发源于秦岭,山水映照,阴阳相配,也正好完善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