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数字政府专家唐日新就近日出版的新书《创业经理人》接受了辽沈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唐日新表示,出书只是记录自己的思考。在《创业经理人》一书中,唐日新以职业经理人、创业者及“创业经理人”的多重站位思考,提炼出“创业经理人”的独特概念。他希望创业者或职业经理人群体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日日焦虑、夜夜彷徨。
谈及读书,唐日新告诉记者,自己一年中出差159天,会在旅途中泛读数百本书,阅读类型以企业创业和悬疑小说为主。
抢到“创业经理人”首发权
辽沈晚报:这本书从酝酿到出版大概用了多长时间,期间有什么故事或者插曲吗?对您来说,它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推荐序中说,本书不是职场指南或者心灵鸡汤,但有相当一部分读者还会认为它就是。在您看来,相较于同类型的书而言,这本书在实用性和可读性方面,有什么显著的优势吗?
唐日新:“创业经理人”是我和朋友一直在强调的概念,我首先要先做出来。但如果为了完美,或者是写得更好,也许永远都出不来了。
我早期在IBM工作了15年,是最典型的职业经理人。我记得当时到沈阳来,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很牛气,说买房就买房,一买就买两套,是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后来到了2014年,我响应国家号召去创业,就发现职业经理人这个物种在创业大潮里会有很多不适应和需要转变的地方,而且是最底层的本质性转变,或者叫重构。这是很痛苦的过程,相当于重新做人。
那么我们这一批人算什么工种?既有创业者属性,又要有职业经理人的操守和技能,这就是所谓的“创业经理人”。这个理念大概是2016年在我脑海中完全形成的,也是我个人从原来比较飘的状态逐渐落地的一个标志。
当时我很明显感觉到身边很多和我状态类似的职场人士经常性地焦虑,面临和我同样的问题,我就急于把这种状态倾泻出来。
现在回头看,书完成得有些粗糙,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先做出来哪怕成为一个“靶子”,让大家给予充分的反馈也好。
在疫情期间我完成了两本书,相当于完成了“三部曲”,第二本讲的是初创企业早期运营的一些理念;第三本讲的是创业大潮中对企业家的深度研判。
辽沈晚报:书中列举了很多创业企业的案例,有没有哪些案例是很遗憾没有写上去的?
唐日新:所有的企业案例全是真的,但不敢写人名字,有一些要隐去姓名或是公司名。很遗憾有些案例会删掉些内容,因为现实可能比书中写的还要狗血,而且并非所有现实生活都是线性发展,不是有因就有果。
辽沈晚报:写完这本书自己有什么样的收获?希望什么样的读者看到这本书,又希望他们反馈些什么?
唐日新:写完后我就彻底放空,感觉我该表达的都已经表达完了。我当时在武汉高铁站写完,随后就下去吃了一碗热干面。当时心想:“我以后再也不碰这个了。”感觉自己被完全掏空。
交完书稿,我又重新开始疯狂看书。结果没多久,又有了写书的想法,并且在疫情期间完成了两本。
至于读者会如何看待这本书,那就不是我考虑的了,我最欣慰的是我能够替我们这个类型的人群创造出“创业经理人”这样一个概念。不管好坏,我还是挺自豪的。
我在外企工作了15年,当时以为我会在那里退休,结果时代发展,企业兴衰都有周期,只抱怨没用,没人会怜悯你,就像我刚才说沈阳的那些职业经理人一样,外企很多的办事处都被撤掉了。我们必须适应变化、拥抱变化,锻炼自己在新环境下的生存技能,发现新的自我,这个过程相当于涅槃重生,破不了壳,那就闷死在里边了。
IBM的那次失败彻底震醒了我
辽沈晚报:从IBM离开去创业,再到现在的岗位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唐日新:在外企时,身处一个成熟的体系当中,你无论怎么样,其实是一个位置效应,当然也不排除你在那个位置上,能力非常强。后来我们就反省,你是不是自己在造风?还是风推动了你?这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过程,如果风一直可以推动你那当然好,但有一天需要你造风的时候,你要具备造风这个能力。
辽沈晚报:您在《云中漫步篇》中提到了2010年在IBM工作时云计算的一些思考,接触的当时的一些云产品和如今的有何区别,有什么样的进化?书里提到了2013年一笔六亿美元的订单给了亚马逊公司,这个所谓真正重量级的云计算业务是如何进行的,又是如何成为触动您内心的一个大业务?
唐日新:那个案例我记得非常清楚。那是2013年,我在美国,当时知道那个合同被亚马逊抢走时,我的瞬间感觉是“未来已来”。
要知道那时候亚马逊在我们眼中还是个卖书的公司,而IBM已经生存了上百年,当时我美国的同事都紧张得要死,我的感受是“完了”,时代变了。
所以说一个时代新兴力量发展起来了,老一代如果不变革,不能拥抱新的变化,企业也是完蛋,它走到了一个失速点,那时候我去观察所有的经营管理手段,全都失效。一旦这个拐点出来的时候,稻盛和夫、杰克·韦尔奇最牛的这些所有的手段全用上也一点都没用,因为大势已去。
所以2014年我就离开了那个公司。后来我思考,我不弃船也会被这艘船抛弃掉,没有任何侥幸心理。
读遍古龙小说 年泛读数百本书
辽沈晚报:您前面说,写完书后感觉脑子好像被掏空了,几乎没剩下什么,要重新武装自己,再出发。请问您在阅读方面有什么习惯和偏好吗?平时喜欢看哪种类型的书呢?
唐日新:其实我很喜欢看书,这个习惯也是由来已久。上大学的时候读过80多本古龙小说。现在大概一年的话,泛读几百本书肯定是有的。我经常出差,一年有一百五六十天在外面,所以我全是在路上看,带着Kindle 走到哪看到哪。
我经常看的就是两类人或者说两种类型的书,一种是跟企业创业相关的企管类书籍,另一种就是悬疑小说,基本都是看外国人的作品。我也尝试过自己写悬疑小说。我觉得在悬疑作品当中能看到描写人性本质的东西,尤其西方人写的悬疑小说,将人性披露得淋漓尽致。而且要论情节的百转千回,还是西方人的逻辑更缜密些。
除此之外,还会看一些非虚构类的纪实性文学。我还有摘录的习惯,是“有道云笔记”十年的用户,大概摘了三千多篇,觉得有益的就会留存下来,隔段时间回过头来再看看,从中汲取养分。
因为工作原因和随着年纪增长,我觉得时间的确不太够用,所以在读书上砍掉了许多,也是在求真求精,慢慢做减法。
我在北大读书时,老师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名人传记尤其是那些还活着的人的传记,基本就可以不用看了。
辽沈晚报记者李爽 刘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