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祥回忆抗联三师在西丰活动的情况。
图为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战士一部。
孙文青对抗日联军作战的回忆。
图为东北抗联骑兵。
“以史实说话,用档案发言”
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亲历者口述122件档案公布 第三期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党员干部来到东北,参加到抗日义勇军中,宣传、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
当众多的抗日义勇军在日伪军的绞杀下纷纷失败之际,面对日寇的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独自擎起抗日大旗,整合抗日队伍,组建抗日联军,在东北广袤的黑土上继续与日寇殊死战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成为屹立于黑土地上的“抗战长城”,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诠释了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
通过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亲历者口述档案,让我们了解这令人荡气回肠的抗战故事。
抗日武装投奔红军 受到杨靖宇司令欢迎
赵志远曾参加东北抗日民众义勇军第二路军,后随军加入中共领导的抗日联军,先后在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一游击大队、军部教导团等工作,后任抗联第一路军第二军十团团部秘书。
他回忆道:“我22岁参加东北陆军第六七七团。‘九一八事变’后,四十九团团长田麟率部4000余人起来抗日,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军,田麟任总指挥。当时部队准备挺进热河,但遭到日伪军的拦截,于是部队就往回撤退,在抚顺的南杂木一带与日寇的一支部队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就在这次战斗中田麟司令壮烈牺牲。由于田司令的牺牲,部队军心有些动摇,当时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战斗结束后,营长苏健飞带领我们400多人撤到柳河县大牛沟一带,后遇到红军(抗联)的刘山春(宣传部主任,1933年冬在柳河县牺牲)、李清(参谋)。他们来到我们营地,向我们宣传了红军的政策。苏营长召集了排长以上干部会议,经研究决定投奔红军。经过协商,1933年旧历七月二十五,我们原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田麟部下的苏健飞营于桦甸县正式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一游击大队,杨靖宇司令讲了话,欢迎我们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共同抗日。任命苏健飞为大队长,刘山春为政委。当时大队总共有近500人,归军部直接领导,武器也比较好,一律是三八式枪,另外有4挺轻机枪”。
西征行军中部队几乎彻夜不眠
黄生发于1935年的春天(三月)参加抗日联军,先后给三师杨参谋长、政治部柳主任、杨靖宇军长当传令兵,后作侦查工作。他回忆道:“三师建立后,根据军部决定,立即着手训练整顿队伍准备西征。开动员会,准备给养、训练骑兵等,足足进行了半个多月时间的准备。当时根据军部指示,此次西征要以骑兵快速前进,趁辽河上冻之机强渡辽河。骑兵的马一部分是缴获伪军邵本良的,一部分是征收大地主的。因为马匹不足,所以只有一少半编成了骑兵,大部分则是步行。(1936年)阴历十月前后,部队在一切准备就绪的基础上,由王师长、周政委、柳主任、杨参谋长带队开始了西征。
我因患伤寒病,就被留在沙河子附近的密营养病。这次行军是非常艰难的,部队几乎彻夜不眠,特别是步行的同志跟不上马队就得小跑,稍有疏忽就有掉队的危险,中途很少停下来休息。因过度疲劳,所以很多人是边走边睡,有的人骑马在马上就睡着了,有的被瓜架砸掉马下才醒,有的人稍一休息就席地而卧不叫不醒。行军途中饮水问题则更为困难。为了避免暴露行动计划和遇到‘棒子队’或‘满洲兵’,所以一般情况下,部队不敢轻易进屯找水或饭,渴急眼了就喝臭水泡子的水。部队到辽河附近,发现辽河未封冻,此时日寇已知我军西征的意图,对辽河各个渡口进行重兵把守。当时因河水太深又无船只,所以一时不能渡过辽河。为了完成任务,师部开会研究决定乘船强渡,一日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准备渡河。来到河边找不到船,部队就往回撤。对岸敌人发现我军要强渡后,就集中火力向我军猛烈射击,这次战斗我军伤亡很大,是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斗。辽河战斗结束后,全师剩下不到100人。”
化装成钓鱼人迷惑敌人 抓获日本军官
崔云平曾用名高山、崔云田、崔乃华,1931年参加柳河游击队,任指导员,1935年编为东北抗联一军三师五团,任五团政委。1939年12月,因作战负伤,离开部队回到沈阳。他回忆道:
“抗联三师一部分在师长王仁斋领导下在沈阳东陵一带活动。1937年7月,王仁斋师长和赵成东领60人左右到沈阳东陵一带活动。听到有一个日本高级军官要来检查沈阳—抚顺公路的消息后,部队开到东陵的龙山,靠近河,这一带有许多树。部队埋伏好,派出一个哨兵爬到最高一棵树上观察敌人动向,看有多少敌人。同时,赵成东化装成一个钓鱼人迷惑敌人。不久,日本高级军官来了,他要钓鱼,后面跟着20多伪军警作警卫。日本军官看见赵成东在钓鱼,就过来抢鱼竿,正在这时,埋伏好的五六个战士猛扑上来,抱住日本高级军官,怕他喊叫,给他嘴里堵上乱布。20多个伪军警被吓蒙了,抬脚就跑。我们在后面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伪军警更没命地跑,跑回城里。我们把日本军官带到陆家子(在东陵北)。日本军官一步也不走,没有办法,(我们)在谷子地里将他弄死,丢在那里。日本守备队到处找(人),好长时间没找到。正值夏天,日本军官尸体腐烂,才被附近居民发现报告伪警察署。后听说这个日本军官是沈阳警察局警务长。”
【来自抗联见证者的回忆】
红军做好埋伏 打死日本鬼子
金海屯人、抗联战斗的见证者李德祥回忆道:“1939年的秋天,我在这个屯放蚕。7月前后,有一天我们正在拾蚕。榛子那时都快熟了。当时‘讨伐队’和日本鬼子就逼着我们‘归屯’、扒房子(日伪实施‘集团部落’,将老百姓全部集中起来居住,妄图切断抗日联军与当地群众的联系),我在蚂蚁沟山上就是砬子沟的背面,看着过来一些‘讨伐队’,我们就在山上藏起来了,不大一会儿就听枪响。后来在第二天知道是红军的柳主任把日本鬼子的青岛打死了,事情的经过是:日本鬼子青岛和翻译官在山上走,看着榛子就采,翻译用日语告诉他榛子的来历、如何好吃等。这个时候柳主任他们就在日本人上边薛家坟地里藏着,一听有日本人说话,就端起机枪把日本鬼子打倒了,翻译扭头就跑了。日本鬼子青岛没有死,这时柳主任拿起大刀就砍,把日本鬼子青岛杀死了。后来有个‘讨伐队’的班长姓于就攻击柳主任,被柳主任开枪打死了。
这支抗联队伍一共有四十来人,两挺机枪,据说是从东山里来的,经常给群众开会,动员青年人参军。那年我才16岁。柳主任说,我们大部队在东山里有几万人,要枪有枪要人有人,又说我们部队就是为了保护老百姓过好日子,专打日本和为民除害,不打骂老百姓,你们不用怕。我们也都是庄稼人和穷人出身,就得依靠群众和穷人。他们平时对待老百姓非常好,不打也不骂,特别是对待穷人更好。他们行军时竟在水里走,怕有脚印被敌人发现追击。”
红军纪律好 不打人不骂人 不拿群众东西
开原县叶家堡村村民、抗日联军见证者李贵、李平回忆道:“我们家那时住在宫家堡子(外号叫李家大院),是一个山沟,前边有大山,抗日联军能够活动。抗日联军柳主任、金科长和王指导员经常带队伍到我们家吃饭和住宿。红军的纪律好,不打人不骂人,不拿群众的东西,说话和蔼,衣服坏了都自己缝,不麻烦群众。吃啥给啥钱。我们家是个大家,人多,经常给红军做饭和往山里送饭。李平经常给抗日红军买东西(黄布、红布、胶皮鞋、毛巾、肥皂……)。我们和红军有联系,日本人知道了,因为我不在家,就把我父亲给抓去了。我从外边回来,到八棵树警察署才把我父亲换回来。八棵树警察署把我(李平)送到开原街警察署住了17天监狱。我家里卖地托人才把我救出来,我差一点就被日本鬼子给喂狼狗。只要是给红军办事的,就被日本人给弄死,有何广义、王化山、吕小杆子,还有一个姓董的红军被日本守备队给活活弄死埋在开原县南山日本碑底下了。”
沈阳市档案馆 王梓熠 高丹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
(提醒读者:文中涉及的人名和地名都是音译,有可能存在同音不同字,不同人的回忆录里可能音同字不同。此外,由于是采访回忆录,为尊重原貌,会有口语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