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换的髋关节坏了 医生用3D技术“翻修”

辽沈晚报 2020年09月12日

手术前用计算机设计3D模拟假体。 受访者供图

9年前做过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现在出现假体松动,右侧肢体明显短缩,部分假体侵入骨腔,疼痛严重,不能下床行走活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生用3D打印技术对假体损坏的部位进行了“翻修”。

59岁的男患者,在外地医院做过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9年出现假体松动,右侧肢体明显短缩,疼痛严重,不能下床行走活动,痛苦异常。他来到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骨科(脊柱关节外科)病房田野教授的门诊就诊。

经检查,患者髋臼假体明显后倾移位,部分假体已突入患者骨盆腔中,髋臼骨缺损严重,为重度缺损。

昨日,田野教授介绍: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由于骨溶解、感染、磨损等原因,可进一步发展为骨缺损,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主要技术难点为如何处理骨缺损。以往对于严重骨缺损的处理包括植骨、应用金属加强块等技术,但其疗效都不理想。“这次我们应用目前国际领先的个性化3D打印技术,通过术前个性化假体设计,更精准地为病人量身定做翻修关节,以此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田野教授决定应用个性化3D定制假体为病人进行治疗,术前制定了详尽安全的手术方案。通过计算机模拟3D图像设计,与病人骨盆3D模型进行反复比对、测量和计算,精确地制作了个性化的人工髋关节假体。

田野为病人进行的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获得全面成功。术后第三天病人就下地行走活动了。

随着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增多,骨盆髋臼严重骨缺损的病人数量也逐渐增长。通过翻修手术治疗髋臼严重骨缺损和骨盆不连续,让患者获得良好的初始假体稳定和远期骨长入,是对关节外科医生技术及经验的严峻考验。目前,个性化3D定制假体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翻修,国内对此病例的报道较少。该病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盛京医院关节外科的3D新技术应用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辽沈晚报记者 吉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