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蓝
风送花香。风送初凉。风送落叶。风,也可送来阵阵鹤唳,送来抓不住的爱情。
前蜀时期的成都大圣慈寺,银杏崛立。儒者侯继图中秋独游于此,高楼凭栏观景。一阵风起,一片巴掌大的木叶飘到他脚下。叶上有诗:“拭翠敛蛾眉,为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书成相思字。此字为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在桐叶上,愿逐秋风起。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意。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此诗有另一种说法,为唐代诗人任氏所做。)
银杏叶小,梧桐叶脆,桑叶太弱,桤木叶不着墨。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之子段成式在成都生活过,其《酉阳杂俎》“广动植物之三”中有记载,“贝多树出摩伽陀国……此树有三种……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说不定,题诗的“木叶”即是此物。
题诗有点长,情丝比叶脉更清晰。字体清秀,寓意浓厚。
历史上的幽怨之诗,一般是顺宫的墙御河而走,那是发表情诗的主要渠道。民间的野水不易负载这样的猩红之物。流水有情与无情,全在拾取之人的命定。
侯继图十分珍爱,把树叶带回家珍藏。五六年之后,侯继图与大家闺秀任氏结为夫妻。一次,任氏偶然发现了侯继图收藏的那片桐叶题诗,万分惊讶,这正是她几年前游寺所题,随手放飞。落叶因为文字的加持而骤然抬升,风送渺冥,等于目送飞鸿。
任氏问侯继图,这片桐叶怎会在此?侯继图承认,风送。他并不知道妻子就是这片桐叶的题诗人。自此,任氏对侯继图倾心相待。侯继图也一路青云,后来官至尚书,深得王建赏识。
蜀地写作人频频引用此典,均说出自宋代《玉溪论事》,可我查不到这本书。查《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之定数十五,收录“侯继图”条,出处为五代时蜀国佚名者之作《玉溪编事》。后来徐渭采用这个故事编为《四声猿》里的《女状元》杂剧,遂广为人知。
“红叶题诗”历来是国粹。唐朝诗人孟启《本事诗》里早有大同小异的记载。但最早应该出自唐僖宗时江苏吴县人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可见,这则本应为孟启根据《云溪友议》改编而来。至于宋代《玉溪论事》是否为据此的再创作,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既然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能够把木叶从水里提到风中,予以隔空传送,这个想象自然是蜀地的想象。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