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100所新优质均衡(示范)学校,开展150场招聘活动,增建10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8月12日,沈阳举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多部门联合新闻发布会,对今年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进行发布。
根据沈阳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工作方案,沈阳在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医疗服务、公共事业、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公共就业、公共文化、养老服务、生态环境、公共体育等12个领域,有针对性的制定了107项措施,着力解决好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74项突出问题。
委托专业机构评估沈阳公共服务质量
沈阳13个区、县(市)和21个相关市直部门将按照方案明确的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全面开展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围绕公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逐个分析,逐项破解,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解决群众所急所需,为民排忧解难,提高公众对沈阳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发布称,为准确掌握全市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成效,为沈城百姓提供更加丰富、全面、优质、满意的公共服务,沈阳将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每半年开展一次公共服务质量评估。对沈阳12个公共服务领域和13个区、县(市)的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进行监测评估,持续跟踪问效、深入查找问题,更有针对性的补短板、强弱项,以此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加强公共服务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服务质量监督,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新建42所小学、21所初中、4所普通高中
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沈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仁君表示,将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沈阳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单校划片”招生政策。8月下旬将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阳光分班。
今年,沈阳首次全面实行民办校统一招生。全市共有5753名儿童报名民办小学,9144名小学应届毕业生报名民办初中。33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严格实行公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继续实行均衡编班,与中考录取同步进行,编班结果打印在录取通知书上。同时,加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确保普通高中连续三年实现“零借读”目标。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抓师德师风,抓违规补课。2019年以来,共查处违规补课22起,处理教师21人。
为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到2022年底,全市将新建42所小学、21所初中、4所普通高中。通过区域内集团化办学、区域间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扩张。全市已成立65个教育集团,城区学校已在郊区托管20余所学校,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85%以上,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今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启动新优质均衡(示范)校建设,创建100所新优质均衡示范校,三年创建300所。
建设10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沈阳将重点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新建成的居住区按照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的标准、已建成的居住区按照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年底前,沈阳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到26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达到900个。
今年,将建设10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3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在100个社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向城乡低保、低保边缘户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0至45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向八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上门服务包含理发、助浴、送餐、室内清洁、助行、起居照料等9个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和7个助医服务项目。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中高龄、失能半失能或残疾老年人家庭,以及纳入建档立卡的高龄、失能半失能或残疾老年人家庭的生活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
与市人社局、教育局等部门配合,建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体系,为直接从事一线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的毕业生给予4-6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
退休人员有望在线变更养老金卡号并查询待遇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万东在发布会上表示,沈阳人社局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目前,全局166项业务实现网上办理,被确认为“最多跑一次”事项,纳入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据发布,联合银行等单位开发的手机APP将在11月底前上线,届时沈阳退休人员将可以在线上办理养老金发放银行卡号变更和待遇查询业务。引导未参保人员参保、断保人员接续缴费,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8月中旬,制定实施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动态调整承担政府培训补贴的培训机构目录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以及就业困难人员举办专场招聘会。依托局官方网站、微信“沈阳人社”公众号、微博“和谐人社”、抖音“沈阳就业”,及时发布政策。对12333团队和社区干事进行业务培训,打造高效便捷的人社政策咨询服务窗口;局官网增设人社政策百事通”专栏,加强与咨询者互动沟通。
国有“两馆一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随着沈阳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8月12日,沈阳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沈阳市、区两级共有公共文化场所50余家,街道、乡镇文化站170余个,社区、村文化活动室2200余个。沈阳将进一步加大对全市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力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置和更新必需的服务内容和设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使用和运转。各区、县(市)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应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配套建设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地面硬覆盖的文体广场,全市国有“两馆一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针对广大市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品质不断提高的实际需求,沈阳将开展“点单式”惠民文化服务。开展戏曲进乡村、结对子种文化、文化演出下乡、公益培训、全民阅读、群众文化公益展播等系列文化服务活动。推动20家机构完成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和服务,在全市推进数字图书馆和智慧书房建设。推动博物馆和17家4A级以上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等重点区域实现WIFI全覆盖,收费景区实现在线电子票销售功能。
年底前完成13家互联网医院建设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宪东在沈阳市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多部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缓解医院门急诊候诊时间过长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将持续推广和完善12320全省统一预约挂号官方服务系统,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利用新媒体途径告知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继续推进31个城市医联体及县域医共体、30个专科联盟、7个远程医疗网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和共享;通过开展“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引导患者科学合理就医,避免出现大医院“扎堆”现象。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为申办互联网医院提供精准审批服务。年底前完成13家互联网医院建设。
同时,进一步优化急诊科布局,将急诊诊察室和抢救室设置在靠近入口的门厅处,并备有平车、轮椅等物品,方便对急诊病人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方便患者快速就诊。
下半年将举行县域足球比赛
沈阳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政府投入资金,为社区、村屯,公园、广场配置安装健身路径6.5余万件,体育器材设施达到全地域覆盖、全人群共享。今年,沈阳将开展器材设施大巡查活动,对310个社区1449个小区,22个公园、18个广场的健身器材设施进行全面普查,检查器材设施破损、占用等500余个问题,确保健身设施完好无损。
疫情期间,沈阳创作了跳绳、篮球、体能训练等15种350余套居家科学健身操,设计发布618个居家锻炼网络教学课程,拍摄制作上传581个居家健身教学视频,开通1166个小时的公益直播教学课程,有220万人次健身爱好者观看。接下来,将拓展体育赛事活动形式和平台作用,在沈阳市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沈阳武术文化节、沈阳马拉松嘉年华活动中达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互为补充。提高赛事活动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和接地气,在社区和村屯适时举办居民参加的社区运动会和县域足球比赛。
沈阳申请“自助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城市
“7月28日,沈阳作为我省唯一的试点城市正式向国家局递交试点申请报告,待国家局批准后将实行参保人员自助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8月12日,沈阳市医保局韩春丽副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介绍,鉴于参保人员流动频繁的社会现状,《沈阳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管理办法》中创设了“临时外出人员”政策报销类别,不再区分和甄别参保人员外出的目的和原由,只要真实发生并因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的,通过沈阳智慧医保APP进行登记备案,在异地持社会保障卡即可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缩短异地备案结果查询时间,由原来的三个工作日提前为一个工作日。8月1日起,沈阳作为省内5个试点城市(沈阳、大连、本溪、丹东、辽阳)之一,已经实现了在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及定点零售药店的医药费用应用个人账户基金直接结算,目前沈阳已经将全部52家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和国大、东药共412家连锁门店纳入了范围,此项工作将逐步扩展到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和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定点零售药店。
辽沈晚报记者 董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