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锋
我上小学的时候,是1978年,那是一所村小。真小,没几个班,教室是土坯房子。课桌者,一块长条木板也,下面支着四根木棍。椅子者,乃土坯垒叠而已,本色的土,大泥块,没有烧制,也没有刷漆,一人坐两块,高度正好。夏天坐,清凉得很。冬天再坐,凉气扶摇直上。土坯长年累月被我们坐着,凹成小半碗月亮形状,却越发瓷实、牢固。
那个村子和附近的村子就这一所小学。冬天里,散居各处的孩子们穿得像小熊,背着书包,向学校的方向走。遇上大雪漫天飞舞的天气,寒风刺骨,无孔不入。雪霁初晴时,“小熊们”踏雪而歌,调皮地追逐,树尖的雪花洋洋洒洒,落在脸上、嘴里,瞬间融化。
裹挟一身风雪,孩子们进了教室。学生不少,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一眼望去,都是黑乎乎的小脑袋瓜。随着孩子们翻阅书本,随着老师脚步的移动,随着读书声,尘埃间或浮动,在头顶,在鼻翼,在指间,在字里行间,像是贪婪的书虫,吮吸书本弥散、流淌的墨香。
在那间土得掉渣的教室里,老师教会我们认字,教会我们汉语拼音。偶尔,我也走神,也发呆。窗外飞过一只小鸟,瞬间能转移我的注意力。这时,老师会走到我的身边,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的脸一下子发烫,我本来就是黑脸蛋,那会儿肯定黑里透红,难看得要命。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知道了花鸟虫鱼正儿八经的名字,知道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后来,我也当了老师。我教的是大学生。每次走进阶梯教室,我都会拾级而上。拾级而上的时候,我就想起我的村小。想起村小,我就会忆苦思甜。有的学生很惊讶,从他们看我的眼神,我知道,他们当我是“天外来客”。他们坐的是木椅子,夏天不热,冬天不凉。木书桌,一字排开,夸张一点说,光可鉴人。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南方夏日长,三四月,天稍热,开风扇。五六月,大热天,开空调。即便到了秋末冬初,北方已经飞雪,南方依旧艳阳高照,一进教室,同学们嚷嚷热,马上去开风扇。风搅动空气,草木扶疏的窗外,草香、花香盈盈袅袅而来,满教室里游弋。
生活,真美。
课堂上,我看到了当年的我。有个学生爱玩游戏,玩得很投入。我悄悄走向他的时候,他本来是不知道的。他旁边坐着的男生用胳膊肘杵了他一下,他迅速抬起头,把手机塞进抽屉,动作连贯,几近完美。他想若无其事地看着我,但眼神是慌乱的。我和当年村小的老师一样,笑眯眯地看着他,他的目光有点躲闪,接着,嘴角一咧,羞涩地笑了,脸也红了。
游戏的开发者绞尽脑汁地设计了一道道关卡,闯关并不容易,中途退出,等于前功尽弃。我不管他玩得容易不容易,兴奋不兴奋,成功不成功,只是笑眯眯地望着他,挑一挑眉头。他知道我的意思,有些惋惜和不舍,但只能忍痛割爱——拿出手机,关了屏幕。
这个时候,我会再次插播自己的童年片段。我讲村小的一桌一椅,桌是没有刨光的桌,椅是土块垒成的椅……大部分学生并不厌烦,能听得进去。
我知道,当一个人还能意识到错误,还会羞愧,两腮还能浮起红晕,他的内心还是非常善良和单纯的,只是贪玩。我们小时候玩的是滚铁环、踢毽子、打陀螺……现在的学生从小玩的是电脑、手机……身为老师,要担当他们的引路人。
课堂里,桌子变了,椅子变了,师生间的温暖故事,却如一缕阳光,循环往复,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