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检修员李楠。 中铁沈阳局集团公司供图
33℃,47℃,50℃,59℃,这是一群铁路人工作环境的温度。他们是接触网检修员,列车供水员,洗涤车间熨平工,电车检修员,在午后的烈日炙烤下,路上鲜有行人驻留,而他们却奋战在翻着热浪的万里钢轨间、坚守在轰鸣嘈杂的机械设备旁,顶着比室外高上十几度的高温,默默守护着旅客顺畅出行和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7米高空
他头顶烈日奋战2小时
33℃,这是沈阳市午间室外气温,也是接触网检修员李楠身居7米高空,面对烈日无死角直射所切身感受到的温度。在沈大铁路灯塔站旁,两台轨道车停在铁道线上,发动机轰鸣声不断,接触网检修员李楠正在准备当天的检修作业。这条线路属于沈大线的一个车站,线路上列车密集,他们要抢在中午前完成今天的作业项目:接触网二级修、绝缘子大修。
9时20分许,作业正式开始,李楠迅速整理好工具,登上接触网支柱,用安全带将身体固定,7米高空,李楠和工友们对接触网固定绳一点点进行调整,肩头有火球般的日头,脚下是晒得滚烫的操作平台,热浪下的李楠眯着双眼作业,汗水顺着安全帽和脸颊一滴滴落下,衣服被浸透出另一层颜色。
11时20分许,封锁时间结束,经过2个小时的奋战,李楠等人完成了今天最重要的工作。“我们干接触网的都非常好认,晒得特别黑!”李楠一边将手中的矿泉水一饮而尽,一边打趣地说道。
52岁的他
一天烧10余吨开水
47℃,这是4327次列车车厢茶炉旁的温度,也是列车供水员孔令敏每天工作中要反复经历的温度。叶柏寿至通辽的4327次列车,运行12小时50分,是一趟服务草原人民出行的公益慢火车。
今年52岁的孔令敏是这趟列车的供水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旅客提供烧开的热水。
凌晨4时20分许,老孔就从家里出发,到库内准备供水工作。供水锅炉冷锅时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才能把水烧开,水烧开能灌满7个车厢的保温桶。
每次当班,老孔推上满载保温桶的送水车在车厢内往返,最少也得14趟,还要不停地给老式锅炉添煤、烧水,一天下来要烧8、9炉,总共有10余吨开水,保证热水随时能供上旅客使用。
“绿皮车没有空调,旅客就靠喝点茶水解暑了,我自己每次当班都得喝上半壶。”老孔一趟一趟地走在车厢与茶炉之间,放到休息室的大茶缸子一次次空了再续,茶水早已没了茶色。
列车每次运行到敖汉至八仙筒间,便进入沙漠地带,车厢内温度高达37℃,来回忙碌的乘务员都湿透了衣背,而在全车厢最热的地方,老孔依旧默默守在茶炉旁为保温桶灌水,衣服一会被汗水浸湿,一会儿又被锅炉烤干,留下一道道盐渍。
洗涤车间内
他一天熨烫几千件卧具
50℃,这是沈北洗涤车间内一台正在运作的卧具平熨机散发出的温度,也是不到1米之隔的熨平工隋鑫每天坚守8个多小时的环境温度。沈北洗涤车间主要负责沈阳始发的28趟普通旅客列车、57对高铁动车组的卧具和备品的洗涤任务,日均处理8万余件。随着客流的回升,车间的任务量也逐渐增加了起来。
6时45分许,熨烫工隋鑫便到达单位,开始对熨烫机检查、预热工作。8时整,隋鑫和工友们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范围不超过2平方米的工作范围里,他一件接着一件地将洗过的卧具进行熨烫、折叠,长时间运作的熨烫机散发着近50℃的高温,刚从机器内出来的卧具又沉又烫,叠十来张床单胳膊就有点抬不动了。而每天隋鑫一人就要在这样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完成几千件卧具的熨烫、折叠工作。
这边是桑拿房般的环境,那边是堆积成山的待洗卧具,完成当天的工作后,41岁的隋鑫腰酸背痛,腿肚子哆嗦,衣服脱下来都能拧出水。隋鑫说:“这个工作技术要求并不是很高,但特别考验耐心,只有卧具干净整洁了,旅客乘车才会安心舒服。”
发电车厢内
他顶着59℃高温工作
59℃,这是沈北车辆整备库内K1519次列车发电车车厢内的温度,也是发电车检修员谷大鹏在接下来1个多小时内要身处的环境温度。
发电车就是列车机车和旅客车厢之间的一节特殊车厢,负责为全车的空调、电茶炉、灯具等用电设备供电。进入暑期,随着列车空调使用率增加,发电车检修工作就变得格外重要。
10时50分许,谷大鹏正在和两位位同事对即将从沈阳站发车的K1520次列车的发电车进行“全身检查”。
他们需要对3台柴油发电机组、100余个配件进行保养和检查,闷热的空气夹杂着刺鼻的机油味,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绕整节车厢,在机器运作散发出近60℃的热浪中,不到1分钟谷大鹏和同事们就汗如雨下。
“一节发电车维修工作需要两个小时左右。”谷大鹏擦了擦汗,举起一瓶矿泉喝起来。
谷大鹏班组一共三个人,每班要完成车间配属的6台发电车日常检修。一天下来起码得湿透两套工装,有时候作业量大来不及换,衣服上就会出现一道道盐渍。
谷大鹏说,刚进车厢确实有点受不了,熬一会就好了,可不想这一熬就熬了20年。今年40岁的谷大鹏从1999年接触发电车开始,在这个密闭的、无人知晓的环境里,换过数不清的机油,处理了大大小小各类故障,正是像他这样铁路人默默坚守,才换来了无数旅客的一路清凉。辽沈晚报记者 胡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