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拍摄三彩熨斗。 辽沈晚报首席记者 查金辉 摄
8月5日 ,“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在张氏帅府博物馆开展,三彩熨斗、彩绘男装女立俑等文物亮相。通过这些展品,可以体味到唐朝人的“时尚“。
唐朝人注重形象
防衣服皱用熨斗
唐朝的时候,人们对自己的形象比较讲究,衣服皱了也开始用熨斗了。
在此次展览中就可以看到唐代的三彩熨斗,出土于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熨斗头部呈圆盘形,平底、腹微鼓,一侧有长直柄,通体施月白色底釉。
熨斗凹槽部分是放炭火的,加热后,放在衣服起皱的部位,压一压,就变平了。
从这件文物可以推测,唐朝人熨烫衣服是一件“苦差”,炭火也许有烟味,也许还得挨呛。
唐代丝织业非常发达,用熨斗熨衣已相当普遍。唐代诗人王建有诗曰: “每夜停灯熨御衣,银熏笼底火霏霏。遥听帐里君王觉,上直钟声始得归。”
唐代张萱《捣练图》中也绘制了熨斗。“练”是一种生的丝织品,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煮沸、漂白、捶捣等程序才能变得柔软,方便缝制。在《捣练图》,有两位女子双手各执帛的一端,另有一女子,手执熨斗,正在熨烫布帛,其所使用的熨斗与章怀太子墓出土的此件熨斗极为相似。
唐朝女子公开场合着男装
在此次展览中还可以看到穿着男装的女俑,可以感受到唐朝女子个性十足。
如展出的彩绘男装女立俑,此俑身着袍服,袍服是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形式,是唐代男子的主要常服。可以看到此俑面容俊俏,头略微侧转着,弯弯两道细眉下,双眸顾盼生情,樱桃小口,面若桃花,腰身扭摆,是一位身着男装的女子。
唐代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自由,女性敢于大胆追求服饰的自然美,敢于打破“男女不通服”的传统礼法限制,在公开场合着男装。《旧唐书·舆服志》就记载了当时女子着男装的盛况,“天宝中,士流之妻,或衣丈夫衣服、靴衫、鞭帽,内外一贯矣。”此外,隋唐时期的服装分祭服、朝服、公服、常服四种。前三种属礼服,是沿袭传统汉族服装,常服则是在北方及西域少数民族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彩绘胡人俑再现唐朝国际范儿
在展览中,除了可以体会到唐朝人的“时尚“和”个性“,还可以了解唐朝的国际范儿。
展览中展出的彩绘胡人俑,有着非常明显的胡人形象,深目高鼻、头发结辫、盘于脑后,着圆领袍服,双手置于身前,作持缰状;展出的彩绘胡人牵驼俑中胡人的形象,也有着明显的“异域风情”。
张氏帅府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由张氏帅府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内容分为“东方之都”“乐居长安”“丝路胡风”三大部分,并精选了陕西出土的80件(组)唐代代表性文物,包括陶俑、金银器、玉器、瓷器、三彩器、铜镜和佛教造像等,其中不乏一些难得一见的珍品。展览至2021年1月底结束。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