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母亲手缝布鞋 如今全家尽是“博学家”

辽沈晚报 2020年08月04日

邢安臣老家的房子虽已倒塌,但当年的生活情景却历历在目。

邢安臣欣喜地看着窗前小花园里的花朵。本版图片均由辽沈晚报记者 胡月梅 摄

邢安臣珍藏的这双布鞋是当年母亲亲手为他做的。

养花、看书、练字……现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菜市场、超市、网上,只要想吃啥,没有买不到的,只有我们想不到的。”83岁的邢安臣说,不仅衣食富足,现在的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都得心应手。

从原来的布鞋到现在的皮鞋,从原来的泥土屋到现在的大高楼,从原来步行上学到现在开车旅游……邢安臣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越来越好,“工资年年涨,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还有多余的钱培养兴趣爱好,这就是小康生活。”

从山沟里到大城市,从省内到国内再到世界各地,邢安臣深有感触地说,“今天的生活,以前做梦也没想到,从贫困到小康,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生活像抹了蜜一样甜。”

家里没有吃的 母亲把陪嫁的被面卖了

电视里播放着午间新闻,书桌上放着笔墨纸砚,墙上挂满了每年拍的全家福……年过八旬的邢安臣一边听着新闻,一边练习书法,这是他退休生活的一部分。

邢安臣出生在辽宁盖州的一个山沟里,退休前是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的教授,从山沟里走出来迈进大城市,80多个春秋,他走过不平常的岁月。

回忆起当年的生活,邢安臣数度哽咽,“父亲24岁谢世,28岁的母亲抚育5岁的我和5个月大的弟弟,那些艰难的时光、拮据的生活,在我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邢安臣这样形容当年自己家的生活,他已经记不清小时候搬了多少次家,“最后一次是搬到一个山沟里,给别人家看果园,母亲种点地瓜、谷子维持生计,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更不用提白面馒头了,从来没敢想过吃肉。”

在邢安臣八九岁的时候,一时间家里揭不开锅,母亲把当年结婚陪嫁的被面卖掉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也都卖了,但是填饱一家三口人的肚子仍是个难题,“母亲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的金牙卖掉换点东西。这些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当年发誓一定要努力干活,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时过境迁,如今邢安臣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每年母亲节等节日都会到大饭店聚餐,中式的、西式的菜品应有尽有;过春节时,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着手机里的视频,学着做出各种口味的菜肴,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摆在家人面前,“现在家里有两个冰箱,鸡鸭鱼肉、各种水果、牛奶、酸奶等从没断过。这是以前从没想过的,也是不敢想的。”

小时穿母亲做的布鞋 如今鞋子全靠买

在邢安臣的家里,除了壁挂式大彩电和三开门的冰箱等现代化家用电器,还有一些老物件被他珍藏着,当年母亲为他做的一双布鞋就是他最珍贵的物品。

邢安臣把布鞋从柜子里拿出来,黑布白底的千层底布鞋,虽然已经存放了几十年,但看上去依然非常新,没有一处破损的地方,他捧在手里仔细端详着,”这不仅仅是一双鞋,更多的是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在干了一天活之后,晚上她点灯熬油为我做鞋子,为的就是我出去时有鞋穿,能走更远的路。”

邢安臣回忆起以往的生活,就忍不住想流泪。“正是穿着母亲做的鞋子,我从山沟里一步一步地来到大城市。”

邢安臣十来岁的时候,他到离家三四公里外的小学上学,冬天住校,夏天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而赶上雨季就会麻烦很多,“雨水多了把桥冲垮了,就得趟水上学,每逢这时候就把鞋举得高高的,到了没有水的地方再穿上。”

小学毕业后,邢安臣又到离家五六公里的熊岳读初中,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穿着母亲为他做的鞋子,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母亲做的针线活很好,每双鞋子都特别合脚。很多时候前面露大脚趾了,还是继续穿,而且冬天也是光脚穿鞋,因为那时没有袜子。”

初中毕业后,邢安臣被保送到辽宁复县(现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中师,之后又被保送到辽宁大学历史系深造,每年寒暑假他都回老家,到附近农场打工,“主要做一些除草翻地等农活,一天给5分钱,一个假期下来能挣两块多。”就这样,邢安臣把每次打工挣的钱都留着,攒了三四个假期,他买了人生第一双球鞋,“当时可高兴了,就像过年一样。”

如今,很少有人给孩子做鞋穿了,邢安臣也是在市场上买各式各样的鞋子,皮鞋、休闲鞋、跑步鞋……

邢安臣说老房子四处漏风,每到冬天就会感觉到凛冽的寒风从缝隙里吹进屋内,屋内的东西都是冰凉的,他们就早早收拾一些秸秆铺在床上保暖。赶上雨季更是麻烦,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屋内没有下脚的地方是常有的事儿。

吃的更丰富了,穿的更多样了,邢安臣住的也更宽敞了。

三室一厅的“教授楼”,户型设计合理,有客厅、卧室、厨房和书房,因为是一楼,南面窗外还有一处小花园,里面种植了枣树、山楂树等果树,还有100多棵月季等。

果树和鲜花中间还有一处乘凉的地方,夏天约上三五好友坐在一起,沏上一壶好茶唠唠嗑,聊聊新闻,可谓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儿。

邢安臣对这样的“三间房”十分满意,“书房给我提供了一个书写的空间,即使晚上工作也不会影响到家人休息。在小区内我是第一个安装电话的。”

“三间房”里有暖气,冬天不用担心冷;夏天有空调,不用担心热。但当年的邢安臣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舒适的楼房。2019年,邢安臣带着子女们回到老家,去当年的山沟里看了他曾住过的老房子,“房子都倒塌了,现在只剩下几块石头在那里矗立着,原来一间房一张床的情景在我脑海里像电影回放一样清晰可见。”

昔日住山沟泥土屋 现在住宽敞明亮楼房

物质生活改善精神生活充实 这就是小康生活

邢安臣和记者分享了自己对小康生活的理解,“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人们才能有更多的精神文化追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他继续为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而奋斗。

邢安臣全家8口人,都上了大学,1个博士、3个硕士、2个正高、3个副高、1个翻译。2005年被沈阳市妇联评为“博学之家”。

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邢安臣说源于他有一位穷且志坚的母亲,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他,他也把这种精神传承给孩子们。“当时家贫如洗,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母亲不让我休学,更不让我退学,她说要是我退学了,那她就白培养我了,她的心血就白费了。她告诉我一定要把大学读完,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邢安臣在读大学的5年,刻苦钻研,毅力非凡,母亲病重,一年12个月他回家13次,在病房护理母亲。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母亲的承诺,努力追求更幸福的生活,他的付出也有了今日的收获。

更值得一提的是,邢安臣一家三代8口人,有5人出自辽大。邢安臣是辽宁大学1964届历史系的毕业生。他1959年进入辽宁大学历史系学习,5年本科毕业以后就留校执教了。在团委工作几年后,走上讲台,成为历史系的老师。儿子邢邦宇,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儿媳范景怡是1990届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女儿邢邑开则是辽大历史系的1993届毕业生,如今也在辽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2016年,邢安臣的外孙女李欣桐再次考入辽宁大学,就读广播影视学院摄影系。

“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生活也充实了。”邢安臣说,这就是对小康生活最好的诠释。

为教育下一代,为懿德传家,邢安臣还编辑出版了《望儿山翁足迹》一书,这也是留给孩子们最宝贵的财产。在书中可以看到邢安臣从一个小山沟里走到省内,到国内再到世界各地,一张张旅游相册是小康生活最亮丽的底色。身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幸福生活已从梦想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现实,已从蓝图变成“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老有颐养”等日常情景,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辽沈晚报记者 胡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