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选庆
我是一个86岁的老者,从小到大,和书结缘。16岁抗美援朝参军,从军队到地方,是书伴我成长。我读过的书少说也有上千册,家有藏书近万册。一个只有七年文化的我,1963年加入省作家协会,后在工作中被评为主任编辑(副高职称),这一切靠什么?就是书。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读书丰富了我的人生,没有书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认为,读书应该有“三个要”。首先,读书要有选择,不是越多越好。古人讲“开卷有益”,这话不错,但不是绝对的。如今的图书市场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热闹一时的有之,粗制滥造的有之,低级趣味的有之。前不久,我在书市买了一本较为畅销的长篇小说,我想把这部几十万字的小说读完。可是书的开头部分,用很长的篇幅描写一个男人如何在公共厕所里偷窥,越看越觉得没意思,实在看不下去了。《人民日报》有篇文章披露,有部辞书竟将“不破不立”解释为“凡是公安局破不了的案子就不立案”,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另外,现在盗版书比比皆是,其中错字连篇,也有不少内容不健康的,所以尽量不要在地摊上买书,一定要到正规的大书店去买。
“书山之中有歧路”,由此,使我想到应该将“开卷有益”改动一下,变为“开有益卷”,也就是说,读书要有选择,要读好书,要读真正滋养身心,有益于知识积累的书。古人提倡读书贵疑是有道理的。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指出对书不能盲从,否则有害无益。读书需要“批判的头脑”,要分清鲜花和毒草,绝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甚至有害的东西上。读书也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间、有精力多读些书不是坏事,但我主张要少而精,一定要有选择,政治理论、哲学、经济、文化类以及业务工作、思想修养等方面的书应作为阅读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开卷有益”。
再者,读书要学以致用,不能光学不用。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学习要有目的,要联系实际,讲究实效。人们熟知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光读书,不行路不行,那是死读书;行路就是实践,同样能增长知识。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在访问中国科技大学时对学生说:“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可以走路的能力,最后能走出来,这才是学习最本质的东西。”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此言不错,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尤其当今21世纪,对能力的界限提出新的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所以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也就是要很好地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只有这样知识才会成为力量。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诗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不联系工作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那只是纸上的东西,只有经过“躬行”之后才会变成有用的。我们要运用读书得到的知识,去研究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有字书”和“无字书”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干中学,学中干,以用促学,学用相长,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动力。这样一来,知识就会形成强大的力量。
其三,读书要动笔墨,不能忽视积累。毛泽东同志在读书学习方面,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他的一生与读书相伴,真正做到生命不息,读书不止。他读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不动笔不读书”,这也是他的一句名言。他读书动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青少年时期在课堂上,爱写“课堂录”,在课后自修时又写“读书录”,后来参加革命,他在读过的书上,画各种符号和圈点,更多的是写眉批,在书的空白处写下他的批语。据一份资料显示,他在《伦理学原理》和《辩证法唯物教程》两本书上,写下的批语达二万五千多字。他在延安读了艾思奇的《辩证法》一书后,还专门写了一篇读书笔记。他还习惯写读书日记等等。
读书动笔实际就是一种积累,将所思、所想,读书的体会记录下来,这也是一种收获。读书动笔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而有这种习惯的人并不多,多数人都是一读而过,尽管头脑里能留下一些印象,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写读书心得、学习笔记和摘记书中的观点名句等,都是值得提倡的,这都是积累。在这方面,我本人可以说是卓有成效。长期以来,坚持边读边写,写了大量的学习心得、读书笔记,通过摘编、改写,积累了大量的有用素材。我从1991年出版第一本书,接着在1994年退休之后,又连续出版了五本书,其中很多读书积累的素材都编辑到书里面去了,成为无价的财富。
读书动笔,读报剪辑,点滴成海,积累如山。多去占有这种无价的财富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