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渊书记(左)查看危房改造进程。
杨文渊书记走村入户,遇到村民有问题,他就仔细地记录,帮助解决。辽沈晚报驻朝阳特派记者 张辉 摄
2018年3月9日,省政法委机关领导和同事将杨文渊送到了朝阳凌源市刘杖子镇,掀开了他选派工作的第一页。
虽然自己之前有过七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但是农村工作对杨文渊来讲仍然是陌生的。到任后,杨文渊对全村268户村民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走访,对50户贫困户进行了多次走访,每走进一个农户家,便把自己手写的联系卡分给大家,让乡亲们有事就来找他。一有时间,杨文渊便和镇、村的同志们座谈交流,更准确地了解村里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拓宽发展思路、聚焦问题导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与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东干沟子村村规民约》,这个公约的制定,奠定了村内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
东干沟子村
脱贫攻坚大事记
2018年3月23日,通过协调省妇联争取到“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召开村支部委员会议,研究商议项目选址事项。
2018年5月22日,通过争取资金、统筹村部空间,村卫生所动工。
2018年8月12日,通过与省交通厅协调,争取到东干沟子村路面硬化指标4.49公里。
2018年9月13日,通过协调财政局争取到7万元抗旱资金,召开支部会议研究费用使用方案。
2018年10月11日,制定并通过了《东干沟子村村规民约》,奠定了村内健康有序发展的制度基础。
2019年3月22日,通过协调凌源市扶贫办,争取来100千瓦规模的光伏项目。
2019年4月10日,与抚顺“龙岗”有限公司签订“牛河梁富硒黑小米”订单110亩。
2019年5月16日,召开“妇女儿童之家”竣工仪式,在竣工仪式上将自己购买的50个书包发放给妇女儿童之家代表,并对村内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此外,通过协调凌源市妇联争取来的5万元配套设施配发到位。
2019年8月15日,在省交通厅协调到的4.49公里路面硬化工作开始。
2020年1月22日,100千瓦光伏项目竣工,正式并网发电。
第一书记手记
2019年
3月
协调专项资金 为村里建60平方米卫生所
文化是内生动力的源泉,孩子是托起明天的希望,于是针对村里教育设施落后的问题,杨文渊书记通过协调省妇联争取到12万元的妇女儿童之家项目。
此外,针对村民的住房和医疗问题,通过统筹利用省委机关的专项经费,解决了村里南沟组村民危房改造的运料费用问题,让南沟组村民住进宽敞、明净、安全的新房子。通过协调专项资金,利用村内有限条件,为村内建立了60平方米的卫生所。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造血功能更加重要,印象深刻的还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每一个画面。省委机关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先后选派四名同志到刘杖子镇参加扶贫工作,虽然大家扶贫岗位不同,但是始终能够“攥指成拳”发挥合力,通过努力打造出“牛河梁”品牌,共同发展“牛河梁生态农业”,注册了辽宁古源康纳发展有限公司,推出2018年“牛河梁生态农业”旗下第一款农产品——富硒黑小米。
不久,在沈阳举办了“牛河梁生态农业产品发布会”,发布会上刘杖子镇政府与中商集团农产品交易中心、永辉集团、浙江商会、江西商会、北京兰慈佳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及商会签订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
坐落在村内的凌源市日升养猪场因为缺乏资金,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搁浅,严重影响建设和经营进程。
杨文渊经与凌源市政法委沟通,共同与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协调,为协助猪场建设暂借资金2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目前,猪场存量2000头,该项目带动贫困户16户。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更增加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基层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2020年
5月
争取50万元专项资金 发展养殖业
为解决制约村内百姓多年以来的出行难问题,书记杨文渊通过协调交通部门,争取到4.49公里的道路硬化指标,并利用省委政法委专项扶贫资金,对指标道路进行了路基改造,并对其中的2.8公里路面进行了硬化。
此外,通过“一事一议”流程,协调财政部门,书记杨文渊为南沟村组争取到1.1公里的组内通道路硬化指标。通过调研,了解到部分村组存在网络通讯不畅问题,为此杨文渊多次与凌源市联通公司协调,目前,网络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村内网络通讯问题得到解决。
通过两年多的农村工作经历,杨文渊深深体会到,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有力保障,没有坚强的财力支撑,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很难发挥。
于是,杨文渊与村两委班子成立了“凌源市白龙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探索多方位、宽领域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牢牢抓住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和产业发展机遇。
在抚顺“龙岗集团”的支持下,2019年全村农户积极申请种植富硒黑小米,并签下订单110亩,在增加村集体经济1.2万元的同时,也给全村种植户带来17万元收益。此外,今年全村又继续签下订单110亩,推动了以土地合作社为载体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加速形成。
通过凌源市政法委协调到40万元光伏项目,于今年1月份并网发电,预计此项目每年将给村增加4.4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和1.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为破解建设用地短缺难题,杨文渊与村两委班子整合村内资金,多次到承包人家中工作,终于以合适价格回收了“草耙沟”建设用地。同时杨文渊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到50万元专项资金,发展养殖业,为村里迎来了第一个独立自主的集体产业。
第一书记说:
“划拨资金,解决吃水难”
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杨文渊发现东干沟子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于是就和村两委班子抓住关键环节、逐一破解难题。
干沟子是朝阳地区名副其实的旱山沟,全村坡耕地12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3%,由于坡度较大河水无法灌溉,加上自然条件恶劣,夏季炎热干旱,雨水稀少,导致农户收成无法保障,人畜饮水也存在极大问题。通过与凌源市财政局协调,划拨7万元抗旱资金,在南沟村组打了一口大眼井,解决了村组内的人畜饮水问题,使全村饮水安全达到了100%,完成了贫困村退出标准的一项硬指标。
村里老乡说:
“杨书记是好干部,能干实事”
村民张玉莲说:“杨书记是个党的好干部啊,真干实事!我们村组长年缺水,人畜饮水都成问题,更别说浇田种地了。
以前喝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现在岁数大了挑水也越来越费劲,有时候腿脚不利索都差点摔倒,我这身板要是摔倒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站起来了。杨书记知道后,带着村班子和我们村民小组长,顶着太阳,满头大汗,多次到我们这来实地勘察,还专门请来水利站的同志进行评估预算,定点后杨书记立即与财政部门协调资金,为我们村组打了这口大眼井。为确保工程质量,杨书记去年还专门来到我们村组查看大眼井使用情况。现在大眼井是我们村组的宝贝,我们都仔细经营着。”
村民刘玉良说:“我每天坐在村口,都能看见小杨同志骑个电动车到村部上班,虽然年轻,工作起来可一点不含糊,讲党课我们这些老党员也愿意听,能够了解更多党的大政方针和最新的农村惠民政策。
他也非常尊敬我们老党员,去年中秋节前还自己出资购买月饼,对我们全村七十岁以上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
不仅如此,小杨来之后我们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道路更加畅通了,光伏项目也有了,村内也通网络信号了,环境卫生更加整洁干净了,真希望小杨同志能够在我们村工作时间再长一些啊。”
辽沈晚报驻朝阳特派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