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子村辽陵区内的残留石枢。冯永谦 摄
龙岗子村烟筒峰下的辽墓回填坑。冯永谦 摄
北镇医巫闾山龙岗辽墓群,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发现并确认的辽陵重地,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未确定两座辽陵的准确位置。对两座辽陵的大体方位,历年已有学者进行过推考,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墓葬的清理及墓志的发现,才为乾、显二陵的进一步考证,提供了重要依据。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08年,在耶律宗政、耶律宗允墓以北数百米的山坡上部,发现了一座近年被盗掘的“琉璃砖辽墓”,一度被传为大名鼎鼎的萧太后之墓。经严谨考证,辽宁资深考古学家、辽宁省博物馆原馆长王绵厚认为,墓主人的真实身份应是辽圣宗时代的秦晋国王、皇太弟耶律隆庆,这为北镇辽代乾、显二陵的进一步确认,无疑提供了具有地标性质的实证。
“琉璃砖辽墓”的墓主人
为耶律隆庆的考古推证
2008年夏,王绵厚曾与辛占山、李向东两位考古学家齐赴北镇龙岗子村考察耶律宗政墓的保护情况,据他观察并考证,这座新发现的琉璃砖辽墓(被盗掘开直径一米左右的盗洞,露出基本完整的琉璃砖),其被盗掘出的琉璃砖,绝非一般辽代贵族墓可以使用,而其位置又正处在龙岗村西约一公里的被当地人称为“二道沟”的南向山岗上。此山岗具有“两谷夹一梁”的优越地势,拱卫在闾山东南麓,极具皇陵的山水地利,始知《辽史》中记载的乾显二陵“掩抱六重”的山水奇秀,所言不虚。
特别重要的是,这座神秘的琉璃砖辽墓距已知的耶律宗政墓不到200米,而西北距早年已勘定的“琉璃寺”遗址南,也不过3000米,正处在龙岗琉璃寺以下(南向)与耶律宗政墓相邻的龙岗的中部地带,此琉璃砖辽墓,其北有山谷通道直达“琉璃寺”。
从这座琉璃砖辽墓位于耶律宗政墓以北更高一级的台地的位置分析,该墓的等级、辈份均应高于耶律宗政、耶律宗允两墓。从已发现的耶律宗政与耶律宗允两方墓志中,可进一步了解到这座琉璃砖辽墓的重要性。如“耶律宗政墓志”曰:“归葬乾陵,附祖宗寝庙”;“耶律宗允墓志”曰:“陪葬于乾陵,附孝贞皇太弟之茔”。这两条墓志透露的信息,特别是耶律宗允墓志记载的“附孝贞皇太弟之茔”的志文,是考证这座重要的琉璃砖辽墓及相关问题的一把揭秘钥匙,其重要性可归纳要点如下:
其一,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二墓志都记载“归葬乾陵”,可知两墓均为乾陵的陪葬陵之一,而耶律宗允墓志更记有“附孝贞皇太弟之茔”。后者明确记明,耶律宗政、宗允兄弟二人并不是“乾陵”的直接陪葬陵,而是附于“孝贞皇太弟之茔”的第二等级的陪葬陵。这里的“孝贞皇太弟”,即指景宗皇帝第二子、圣宗皇帝之弟耶律隆庆。《辽史·皇子表》记载“隆庆字燕隐,小字普贤奴”;《契丹国志·诸王传》中称其为“孝文皇太弟隆庆,番名菩萨奴,母曰肖氏,景宗第二子也”,此条的“孝文皇太弟”,订正于墓志,应为“孝贞皇太弟”之误。
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志记载的“圣宗皇太弟秦晋国王之女”的“秦晋国王”,正是指耶律隆庆。因为在《辽史·皇子表》中,景宗次子耶律隆庆的最后封号为“秦晋国王”“开泰初,更王晋国,进王秦晋,追赠皇太弟”,而又因为辽圣宗耶律隆绪为景宗之长子,耶律隆庆为景宗次子、圣宗之弟,故称为“孝贞皇太弟”,以尊其位仅在圣宗皇帝之下。
由此可知,在已发掘的耶律宗政与耶律宗允墓的上方,按照墓志记载,还应有其父“孝贞皇太弟耶律隆庆”的陪葬陵,这符合该墓北临辽景宗乾陵所在的“琉璃寺”的地理位置,也符合辽代强调尊卑、长幼的帝陵兆域之陪葬陵规制。因此,这座琉璃砖辽墓,从其地位和规模,均应在耶律宗政与耶律宗允兄弟之上。而近年在龙岗耶律宗政墓的正上方发现的“琉璃砖辽墓”,无疑为耶律隆庆墓的认定,提供了重要线索。
其二,据《辽史》景宗本纪、皇子表和《契丹国志》记载,辽景宗共有四子:长子耶律隆绪(辽圣宗),生于保宁三年(971)年;次子耶律隆庆,生于保宁五年(973年);三子耶律隆裕,一称药师奴;还有四子韩八(可能是《契丹国志》记载的仅出生八个月即夭折的皇子“郑哥”,但此子是否为辽景宗与萧绰所生,目前史学界存在争议),生年不详,卒于其父死以前的乾亨三年乙卯(981年),葬于潢、土二河之间,置“永州”。此诸子中,唯隆绪、隆庆二皇子,在辽景宗在世时已备受尊崇,早在乾亨二年即“封皇子隆绪为梁王,隆庆为恒王”。
所以,在医巫闾山龙岗的景宗“乾陵”前,除圣宗皇帝独葬庆陵(今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庆云山),只有其次子“皇太弟”耶律隆庆可以摆在陪葬的独尊地位。在礼制规范、等级森严的辽帝陵陪葬制度中,这也可以印证龙岗耶律宗正墓正上方的高规格辽墓,必为耶律隆庆墓莫属。
其三,按照《辽史》和耶律宗政、耶律宗允墓志记载,辽景宗次子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的齐国妃共生三子。除长子耶律宗政、三子耶律宗允外,还有二子耶律宗德。按照已发现的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墓的排列顺序看,耶律宗政墓居中,正对着“琉璃砖辽墓”下方南部,符合长子直系居中的礼俗;耶律宗允墓在其西约30米,也符合古代宗庙和陵寝“左昭右穆”的礼制排序。在其父耶律隆庆以下,长兄耶律宗政居中,二弟耶律宗德居左(东)、而三弟耶律宗允应居右(西)。
张克举先生生前已著文指出,在耶律宗政墓之东附近还应有耶律宗德的陪葬陵,其规模和地位应与宗政、宗允墓相当。而今发现在耶律宗政墓上(北)方的“琉璃砖辽墓”,无论就其显赫的位置还是具有琉璃砖的高等级标志,都是耶律宗政与耶律宗允墓所不及的,显然排除了新发现的琉璃砖辽墓为耶律宗德墓的可能性,此墓高于宗政、宗德、宗允三人的尊崇地位,暗示其墓主当为三人之父耶律隆庆。
王绵厚表示,由地理方位看,也暗示龙岗子“琉璃砖辽墓”处于辽代的乾陵区。“从以龙岗辽墓群特别是新发现的‘琉璃砖辽墓’的方位看,其东南距离最近的北镇庙仅5公里、距北镇市约8公里,而西北距琉璃寺不过2公里。其东南5公里的北镇庙前的小常屯古城,一向被认定为辽代‘乾州’,过去,其故址曾存在边长500米的辽代城址。而今北镇市区明代广宁城前,则有早年金毓黻先生认定的辽代旧显州城址。当年金代许亢宗在《奉使行程录》中已明确记载,‘自刘家庄一百二十里至显州——乃医巫闾山也,契丹兀欲(耶律倍)葬于此山。离州七里,别建乾州以奉陵寝’。今北镇庙前的乾州距北镇市区(显州)约3公里,恰合辽金七里之数。而北镇庙南小常屯辽城,西北去龙岗辽墓群(耶律隆庆及诸子陪葬墓)约10里,距琉璃寺(乾陵)约13里,是‘乾陵’东南最近的州城,故应为乾陵的‘奉陵邑’。”王绵厚阐述道。
心机深沉的
秦晋国王耶律隆庆
秦晋国王耶律隆庆于《辽史》无传,仅在《辽史》第四卷的“皇子表”中提了一笔,全文仅212字。不过,在圣宗朝,耶律隆庆的地位相当显贵,称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亦不为过。
辽景宗耶律贤与大名鼎鼎的睿智皇后萧绰生育过三个儿子:耶律隆绪(辽圣宗)、耶律隆庆、耶律隆祐,排行第二的耶律隆庆比自己的皇帝哥哥仅小两岁。虽然身为嫡长子,耶律隆绪继承帝位,但在位高权重的萧太后心中,她最钟爱的是自己的二儿子。辽统和二十六年(1008年),北宋使臣路振出使契丹,在其《乘轺录》中记载,“隆庆者,隆绪(圣宗)之弟,契丹国母肖氏爱子也,故王以全燕之地而开府”。“全燕之地”指辽陪都南京析津府辖域,即今北京、天津、河北一带,是大辽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富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萧太后能将这一重地赏给耶律隆庆,足见他在母后心中的位置。
耶律隆庆八岁即封恒王,统和十六年(998年)封梁王,为南京留守。开泰元年(1012年),进为秦晋国王,赐铁券,加封太师兼政事令,又拜大元帅,死后被追封为皇太弟。如此尊崇的政治地位,在大辽朝臣中,除了耶律隆庆,难觅第二人。
耶律隆庆不仅地位尊贵,个人能力也不俗,他“生而歧嶷(qí yí,谓六七岁,后指幼年聪慧),幼与群儿戏,为战阵法,指挥无敢违者。景宗奇之,曰:‘此吾家生马驹也!’。”据《辽史》记载,统和十七年(999年),耶律隆庆率兵南征,为先锋,至瀛州,遇宋将范庭召列阵以待,隆庆遣萧柳击败之,逃入空墅围而尽殪(yì,杀)。统和十九年(1001年),复败宋人于行唐。
据目前存世的寥寥线索可知,耶律隆庆为人心机深沉,“志向”不小。史载,承天皇太后过世后,“圣宗阇(dū)弱,且不能睦族。而隆庆奸诈,又缮甲兵,故国人多附之。”这似在暗示,耶律隆庆开始与其兄辽圣宗耶律隆绪分庭抗礼了!他有地位、有兵权、有人脉、有韬略,连萧柳那样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大辽精英都在他帐下听命效力,萧绰一死,大辽国内就没有镇得住他的人了。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一严重动摇大辽政权稳定的危险趋势,后被悄然化解了。《辽史》留下“玄妙一语”:(耶律隆庆)入觐还至北安州浴温泉疾薨,葬医巫闾山。这就是说,与圣宗矛盾渐趋激烈的耶律隆庆后来去了趟辽上京或辽中京(均在今内蒙古赤峰境内)朝觐,哥俩说了什么,达成什么协议,均无记载,耶律隆庆返归自己的领地后,去北安州(今河北隆化)洗温泉,不久便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年仅43岁,正值人生旺年。辽圣宗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备极荣宠,将其葬于家族陵区——神圣的医巫闾山,特意葬在父皇辽景宗身边,而自己则另选陵区,死后葬在距闾山近千里之遥的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的庆云山(辽代称谓),离老爸老妈与弟弟远远的,也不知在刻意回避什么。
耶律隆庆膝下五子:查葛、遂哥、谢家奴、驴粪、苏撒,即耶律宗政、耶律宗允、耶律宗德、耶律宗教这些人,诸子墓葬均分布于医巫闾山烟筒峰下疑似“耶律隆庆墓”的周边地带。
辽圣宗对耶律隆庆的后人不大好,特别是在处理耶律隆庆的长子耶律宗政(查葛)的婚事上,态度很蛮横,做法很粗暴。耶律隆庆死后,辽圣宗逼迫耶律宗政娶其后母、比宗政大两岁的秦晋国妃,宗政执意不从,不奉诏,竟把皇帝的命令与亲叔的面子,硬生生地给撅了回去!抗旨的代价是:耶律宗政一生未娶,打了一辈子光棍,无子嗣,绝了后。辽圣宗拧不过自己这个犟侄子,只得下令将秦晋国妃改嫁给汉人刘二玄。不过,又留下话,待耶律宗政与秦晋国妃过世后,俩人还得以夫妻名分合葬,生不同寝,死要同穴,这个面子一定要找回来!由此可见,辽圣宗与其弟耶律隆庆后人间的关系僵到何种地步。
实地探寻
“疑似耶律隆庆墓”的历史迷踪
2014年3月29日,记者与资深考古学家冯永谦、北镇学者屈连志一道探访了龙岗子烟筒峰下这座神秘的辽代大墓。该墓在耶律宗政墓上方数百米处的半山坡上,四周果树遍布,顺分层的土垅次第上行,仰头透过果林密织的枝顶罅隙,遥见一座生满青翠松柏的玲珑石峰于头顶时隐时现,这就是烟筒峰。龙岗子村老书记何有成说,烟筒峰过去叫“笔架峰”,应有五座小峰高低错落遥相呼应,形同笔架,寓意文脉不断、薪火相传,后因开采石料,一些山峰惨遭破坏,连峰名都由文雅的“笔架山”被人为拉低层次,改为俗气的“烟筒峰”了。
据家住大墓附近的龙岗子村民李女士介绍,前几年,文物部门曾对这座辽代大墓进行了发掘,有个民工被墓顶的砖石给埋了,挖出来送医院,骨折了。因墓穴存在坍塌风险,为安全起见,考古专家便未做深入发掘,只发现了“裤带卡子(当地人语,可能是腰带残块)”等些许小件,没有重大发现。
李女士说,以前不知道这里有大墓,因一下雨,墓顶的土就往下陷,这才发现的。不少人关心该墓是否被盗?李女士说,她在此地居住的这些年未曾听说,因为地面距墓顶约有三、四米,墓顶到墓底估计还有三、四米,也就是说从地面到墓底少说也有六、七米,一般人挖不了。另外,这一带都是个人果园,天天侍弄,谁能让一群陌生人在自家果园大张旗鼓地挖墓呢?遗憾的是,此墓目前已发现盗洞,见财起意的盗墓者无孔不入。
李女士还说,这里土质肥沃,种梨、李子、苹果等水果,苹果有白梨、雪梨、南国梨等品种,口感不错。
尽管时隔千年,但在这座辽代大墓附近,仍能发现不少辽代实物遗存,如一块棱角分明的残石,石件边侧有人为磨出的棱线,石件上部凿出一个圆窟窿,此为何物?冯永谦释疑说,此物叫石枢,石头上的圆窟窿是用来立门轴的,之所以在石边上刻出棱线,因为古代的门没有折页,如此处理以便门户开合,这种体量的门枢不是一般人家用得起的。
此外,这一带还屡见绿釉琉璃瓦。据冯永谦追忆,几十年前,他曾在大墓前的小亭子处捡到一块很完整的大琉璃瓦,将其交给北镇文管所了。“在辽代,那小亭子处应该有座享殿。这周围都是石头山,唯独龙岗子这里土多,疑似人力所为。耶律宗政墓出青瓦,而此墓出琉璃瓦,这种规格,谁能用?”冯永谦推想道。
与冯永谦意见相仿,王绵厚也认为这座“琉璃砖辽墓”非同小可,因为这座辽墓的建筑材料等级较高,出了琉璃砖,说明规格不俗,间接证明了墓主人的显赫地位。迄今为止,除辽代四处帝陵(祖陵、怀陵、庆陵和乾显陵)外,经考古发掘确认有琉璃砖墓室建筑的,仅有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耶律羽之墓等极少数贵族墓,有琉璃砖砌的主室和尸床,这为龙岗新发现的“琉璃砖辽墓”,可能属仅次于帝陵的高规格辽墓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在这一区域中,有这种规格的辽墓,非耶律隆庆莫属。
在冯永谦看来,龙岗子风水之佳独冠闾山,而让国皇帝耶律倍又是最早葬于闾山的的大辽皇族,这座“琉璃砖辽墓”有无可能与耶律倍有关呢?
目前,这座“疑似耶律隆庆墓”只是一个长宽各约四五米的已被回填的大浅坑,它所有的历史之谜都深藏于地下至少六七米处的千年黑暗中,静待后世有缘之人解开它的岁月玄机。
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