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香菇到送仔猪 脱贫一个不能少

辽沈晚报 2020年05月22日

辽阳县八会镇宽厂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郭凯(右二)在村里走访。采访对象供图

617篇扶贫工作日志,271篇选派干部工作日志,郭凯的工作日志详实地记录了5年来他在宽厂峪村扶贫帮困的点点滴滴。全村59户贫困户的家里,他每年都要走上三四次,对每户贫困家庭具体情况了如指掌,整个山村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这也为进一步精准施策打牢了基础。

郭凯是国家税务总局辽阳市税务局驻辽阳县八会镇宽厂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从2015年2月到任宽厂峪村后,他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贫困户能够持续增收。郭凯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建立起经济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增收。

“现在村里的香菇大棚已经有44个了,每个大棚的年利润是2万多。种不了香菇的贫困户我们还给免费送2头猪崽和1000元的饲料,年底养肥卖了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再用这笔收入买猪崽,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2017年底,宽厂峪村实现了全村预脱贫。

宽厂峪村

脱贫攻坚大事记

2016年8月,对26户有简单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推广家畜养殖产业,免费送出52头仔猪和价值26000元的饲料。

2017年3月,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推广香菇种植产业。

2017年6月,对31户有简单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推广家畜养殖产业,免费送出62头仔猪和价值31000元的饲料。

2017年12月,捐赠立式空调2台,为村委会解决冬季无取暖设备的问题。

2017年底,宽厂峪村全村脱贫。

2018年4月,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广香菇种植产业。

2018年6月,对40户有简单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推广家畜养殖产业,免费送出80头仔猪和价值40000元的饲料。

第一书记手记

2016年

8月

为贫困户盖房 让他们住房安全有保障

最近走访了不少贫困户,有的真是家徒四壁,连住房安全都解决不了。所以我决定先从改善民生做起,再逐渐发展经济产业项目,资金就从我们税务局协调,办法总比困难多。

村民董成国70岁了,自己身患残疾,老伴、儿子还有精神病。三人住在一间房里,而房屋年久失修、四处破裂,根本没有安全舒适可言,我从辽阳市税务局协调来3万元资金,为他们重建房屋。

74岁的老人董富兴,身患脑血栓,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甚至已经局部坍塌,家中基本没有可用物品。我帮忙组织协调,税务局同事捐款6万多元,为他重修了房屋,购置了电视、厨具、被褥、棉衣等生活物资。

吃饭、喝水、住房、上学,这些对于村民来说是最基础、最迫切的问题,作为驻村扶贫干部我首要解决的也是这些问题。我前后协调辽阳市税务局先后投入12.8万元,通过走访慰问等方式,累计帮助337户特殊困难家庭解决温饱问题;投入13万元帮助村里改造自来水管线,解决了385名村民饮水问题;并向村小学捐赠学习用品,资助贫困学生。

2017年

10月

香菇大棚建起来了 每棚利润达2万元左右

村里25个香菇大棚今年的采摘算是结束了,核算了一下,每个大棚能赚2万元左右,村民要是包一个大棚,今年就能增收2万元呢。看着他们手里有了钱,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也是打心底里开心,这大半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其实从我2015年来到村里后,发现困难确实很多。宽厂峪村贫困户多,耕地少,劳动力不足,产业优势不明显,我就一直在想咱们村到底应该发展什么经济产业。一开始我也想过村办企业,但是那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而且风险较大,村民们承受不起这么大的风险。另外宽厂峪村耕地很少,发展种植业也没有出路。我走访考察发现隔壁的吉洞峪村发展香菇种植,村民普遍种植,收入可观,并且没有大的风险,产业链比较成熟。种植的村民只负责摘,专门有车到村里收购,也不怕滞销。而我们村的情况和吉洞峪村差不多,发展香菇种植应该也可以。

春节一过我就和村书记、主任一起考察起来,实地调研后给市税务局打了可行性报告。通过积极协调,市税务局先期投入资金23万多元,为村内建造香菇种植大棚25个并配套打井。

今年4月份,25个香菇大棚建好了,全部无偿供给贫困户使用。村民们只需要买来香菇菌棒,年底的收入就全是他们自己的。

今年5月,香菇陆续长出来了,完全符合收购方的要求。事实证明宽厂峪村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蘑菇生长,我们这3个月也算是没有白忙活。我也更加坚信开发式扶贫方针是正确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一样可以创造美好明天。

2018年

6月

80头猪崽免费送给40户贫困户

蘑菇大棚确实解决了一部分贫困户的困难,但是还有一部分贫困户是没有劳动力去包大棚种植蘑菇的,我们还得想别的办法。跟村里的书记、主任商量以后,觉得可以发展家畜养殖,辽阳市税务局也对我们这个项目提供资金、全力支持。村民没钱买猪崽,那我们就免费给他们买,没钱买饲料,我们也免费提供,养成之后我们再帮忙销售,而赚的钱全都给村民。

于是我们就让贫困户报名,只要报名养猪,每户就送2头猪崽和1000元的饲料,报多少户就送多少户。今年已经是养猪帮扶的第三年,2016年26户送了52头,2017年31户送了62头,今年又有40户报名,要送80头猪,村民们的养殖热情持续高涨。

3年来,我们投入27万元,对有简单劳动能力的家庭推广家畜养殖,已推广97户次,提供仔猪194头,饲料4.4万斤。

2018年

10月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推广香菇种植产业

前段时间,我找村主任聊了一下村里的财政收入情况。村民种植香菇赚到了钱,但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却还是0,不仅如此,村里还欠着外债。我想既然之前建立的香菇种植大棚前景不错,何不继续拓展规模呢?就把村集体产业项目确定为香菇种植了!

我把想法告诉了税务局领导,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支持。税务局投入资金28万元,在村内30亩流转土地上建造香菇种植大棚19个。村两委以每个大棚每年2000元的价格将大棚出租,租金作为村集体收入。

我们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做法不胫而走,在全镇、全县乃至全市都传扬开来。看来我的想法是正确的,我们以促进贫困户和村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将香菇种植作为村集体经济主要产业。

在我的多方争取下,市、县两级财政部门针对该项目共给予村内250万元资金支持,与八会镇通明高科果木繁育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进行资产分红,目前村集体经济累计收益27万余元,村集体产业结出了硕果!

村里老乡说:

书记绝不会让我们吃亏

村民张洪波今年包了4个香菇大棚,最近他已经把每个大棚里的7000个香菇菌棒采购回来了。“我们家已经连续种香菇第三年了,我们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了。”

张洪波60岁了,身体不好,每年的收入就是种植玉米所得。“一年3000多斤玉米,收入3000多块钱,俩人根本没法生活。”

张洪波说郭书记号召大家种植香菇。“郭书记每家每户都走到了,告诉我们香菇种植技术成熟,并且风险小。”听了郭书记的建议,张洪波开始包大棚,第一年就赚到了钱。“第一年赚了2万左右,第二年一个大棚能赚2.6万,这跟我以前收入比真是多太多了!”

今年张洪波包了4个大棚。“郭书记给我们引来了好项目,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双手了。”

村民刘志宇全家有四口人,妻子常年卧病在床,育有一男一女,孩子们都在上学。“养牲畜需要投入,如果没有税务局,我连买仔猪的钱都拿不出来,更别提买饲料了。”刘志宇要照顾妻子孩子,在和郭书记商量后决定养猪。“郭书记跟我说猪崽和饲料他都免费给我,养成之后卖钱全是我的。”

刘志宇担心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郭书记把销路也给解决了。他告诉刘志宇如果没有销路,市税务局食堂也会全部购买,不仅如此,如果市场价跌了,税务局还会以比市场价稍高的价格购买,绝对不会让他们吃亏。

辽沈晚报记者 胡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