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贞甫: 读书不为装点门面 只为知行合一

最期待遇见海明威笔下的老渔夫
辽沈晚报 2020年05月06日

本期嘉宾 滕贞甫,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著名作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长篇小说《腊头驿》《战国红》《鼓掌》《刀兵过》《樱花之旅》等,小说集《熬鹰》《黑画眉》《没有乌鸦的城市》《会殇》等六部,文化随笔集《儒学笔记》《探古求今说儒学》。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长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小说月报》等转载,入选多种年度选本,曾获东北文学奖、辽宁文学奖、《小说选刊》奖等。

辽沈晚报:读书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哪些书或者作品对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果有机会跟书中的人物交朋友,您最期待认识谁?

滕贞甫: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习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闲下来,总会拿起一本书来读,有的浏览,有的细读,无书可读倒有些无所措手足的感觉。这个习惯是少年时代养成的,那时候可读的书少,只要借到一本书便会如饥似渴地读,颇有点饥不择食的读相。后来书多起来,便有了选择,开始根据需要去读。对我产生较大影响的还是那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家,比如契诃夫、莫泊桑、列夫·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

谈到书中人物,最期待遇见的男性人物是海明威笔下的那个老渔夫,希望能和他在海边的露台酒吧一起喝朗姆酒,聊聊海钓。期待遇见的女性是曹雪芹笔下的晴雯,喜爱这个人物是她第一次让我因阅读而垂泪,当时读《红楼梦》读到晴雯香消玉殒之时,竟然哭得稀里哗啦。

辽沈晚报:有人认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应该凭兴趣,发生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也有人说,阅读不应盲目寻找或者大海捞针,要跟着专家学者、名人大咖走,才能把握正确的阅读方向。对此您如何看待?

滕贞甫:君子读必择书,不可良莠不分。许多粗制滥造的出版物或浪费宝贵时间,或误导价值判断,读之有害无益。我不赞成当“书虫”,有人大量读书,仅仅是读而已,那是死读书。学者大咖所读之书,不一定适合一般读者。那种“言必称希腊、读必读译著”的阅读取向也值得商榷,似乎不说出一串外国人的名字就像没读过书一样,读书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是为了知行合一,如果不是专业需要,去啃那些大学教授都费解的译著会得不偿失。我觉得阅读应该是愉悦而不是痛苦的,是时常露出会意微笑而不是咬牙切齿的。要跟着兴趣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纸质书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辽沈晚报:在过去,有许多人一趟趟跑实体书店,只为了买一本自己心仪的书,而现在这种情况真的是越来越少见了。在您看来,人们阅读的初心是否已经随着时代的步伐而发生改变?未来的某一天,纸质书会不会成为一种历史?完整而深入的阅读是否会成为一种奢望?

滕贞甫:一般来说,真正喜爱阅读的人初心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阅读方式。不可否认,跑实体书店买书的人的确在减少,这是网购更加便利的原因所致。随着科技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会更加多样化,介质会更加丰富,尽管如此,我对纸质书的未来还是抱有信心,因为纸质书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想完整而深入地阅读一本书,开卷品读与网上浏览或仿声播报肯定不是一回事,一个品字足以说明问题。当然,阅读方式的改变会淘汰一些出版物,这也很正常,那些快餐消遣式的读物,那些装帧豪华而内容干瘪的图书本来就不该登读书人的大雅之堂。

辽沈晚报:近年来,有声书作为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因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而被大众广泛接受。您平常也会“读”有声书吗?您对这种阅读方式的看法如何?

滕贞甫:有声书是科技进步馈赠给人们的福利,我认为这种阅读方式大有前途。人到了一定年龄视力会下降,阅读变得困难,有声书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毛主席晚年为了读书印了一些大字版书,后来白内障严重,大字版也读不了,就靠工作人员读书读报,可惜那个时候还没有有声书,伟人没有享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这一福利。我目前还没有“读”有声书,说实话我对那种电脑合成的声音不太习惯,总觉得声音里缺少感情元素,感情是声音的味素,没了味道的声音容易催眠。但这不妨碍我对有声书的充分肯定。

寄语青少年:带着问号去读书

辽沈晚报:对青少年来说,老师和家长从小就耳提面命,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可是一本书潦草读完,总感觉自己走马观花,往往只是略懂皮毛,而未知其深意。对于很多孩子想读却不会读这个问题,您有好的建议吗?您对青少年有什么寄语吗?

滕贞甫:我的体会是读书要带着问号读,一本书拿到手在阅读前最好画几个问号,比如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这本书想表达什么?是隐喻还是明说?是否表达完整?自己是否能接受作者表达的想法?这本书审美和文字怎样?有什么值得肯定或借鉴的地方?败笔之处在哪里?等等。画出一些问号的好处是将读书变成了挖矿,挖出来的就是心得。说到建议,我觉得应该重视批判和质疑,毛主席读过的书都写有很多眉批,这些眉批大都是回答疑问。有人因为过于爱惜书,不舍得在书中写眉批,这是一个误区,其实一本书被你写满密密麻麻的标注,恰恰证明你对它的喜爱,当然这书必须是你的,公用或借来的书不能下笔。我想对青少年说这样一句读书寄语:带着问号去读书。

辽沈晚报:本届辽宁省全民读书节,首次采用“云”开幕的形式。与往届相比,本次读书节以线上活动为主,以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充分激活辽宁人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您觉得这种线上活动的方式如何?您对未来全民阅读的发展趋势有哪些预判?

滕贞甫:这届全民读书节采用“云”开幕是一个创新,我在现场见到了这种创新的效果,当时有几十万读者在线观看,互动人数之多出乎我的意料。这种线上活动的好处是把许多宅在家里的读书人调动起来了,真正把读书节办成了大众的节日,比过去那种单一的现场开个会,领导讲讲话要活跃得多。传统的以开会方式办群众性节日,空间上局限太多,难以体现全民性,而线上活动没有门槛,也没有前排后排之分,大家因读书而聚,因喜爱点赞,交互激荡,其乐融融,节日氛围十分浓厚。我相信将来许多需要大众参与的活动会选择这种线上方式举办,不用会议室,不用领导站台,不用现场维持秩序,既经济又有利传播,何乐而不为?

以文学的方式助力抗“疫”是我省作家的共识

辽沈晚报:常常有人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人们阅读越来越趋向功利化,偏重实用性,而像古典诗词、传统文学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可有可无,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工作如此繁忙、生活压力这么大,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少读甚至不读。请问您对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全社会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有怎样的见解?您觉得传统文化有哪些与现代人工作、学习、生活相契合的地方?

滕贞甫:那种认为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学是华而不实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是精神之血,很多人是日用而不知,绝非可有可无。这次武汉抗疫,国内各地向灾区献爱心,包装箱上大都写着“武汉加油”,看起来十分给力。但来自日本的一次捐赠,包装上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报道出去瞬间便引爆网络,这就是文化的力量。遣唐使时代的一句偈语,在一千多年后的中国成为热词。我对传统文化充满敬畏,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提示人们多读经典。日本明治维新时有种说法,不知《易》,不得入阁,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传统文化精髓的价值。传统和现代不是对立关系,是一种血液传承,完全割裂开来是不现实的。继往才能开来,贯通方有底气。

辽沈晚报:前段时间出版的新书《战疫纪事》,以感人肺腑的战“疫”故事、凝练隽永的文学书写,参与了这场全民族抗“疫”斗争,您的《回望,为了更好地前行》一文也被收录其中。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作家学者们尽己所能,用激昂的文字凝聚起全社会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体现了文学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社会担当。作为本书的作者之一,您作何感想?

滕贞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次大考,文学也不能例外。文学是人学,文学关注的本质是人性,大疫面前,人性的亮点和瑕疵都暴露无疑,作家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以文学的方式助力抗“疫”斗争是我省作家的共识。省作协在辽宁作家网开设了抗“疫”作品专栏,出版了《辽宁作家》专辑,辽宁文学院推出了抗“疫”公号,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战疫纪事》,各市作协、文学期刊也都组织了征文等等,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一种面对国难,匹夫有责的觉悟和担当。期间,辽宁作家的抗“疫”作品频频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产生了良好反响。我为文学辽军在这场战“疫”中没有缺席并表现不俗而深受感动。辽沈晚报记者 李爽

本报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