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小时104个患者 首次查房“酣畅淋漓”

辽沈晚报 2020年03月05日

中国医大一院麻醉科医生孙喜家2月6日跟随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来到武汉,进驻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对于孙喜家来说,驰援抗疫一线是信念,是责任,也是一次考验。刚到方舱医院时,心中忐忑,作为麻醉科医生,他并未参与过病房管理,怕不能发挥自己所长,于是他就暗下决心,一定和队里其他急诊、内科的同事好好学习!经过努力,现在他已能非常好地完成临床工作,成为了抗疫一线的一名“老兵”。

孙喜家日记

一切工作早已按部就班,只是在午夜梦回,时有惊醒,睁开眼不知身在何方,回神后方想起之前种种,吃点助眠药,收起一切情绪,继续睡觉,第二天还得好好工作。

最难忘的是我第一个上午班,意味着肩负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查房。从床上爬起来,先取早餐,没敢喝粥,怕上厕所不方便,噎了几口干粮便直奔前线。

穿脱防护服是最重要的一关,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一丝不苟,从第一天练习开始,老师们就耳提面命:这就是大家的保命符,一定不能出错,一定要反复练习!队里所有人都不敢懈怠,两两一组,互相监督、互相检查。救治患者,从保护自己开始。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查房,还是穿着防护服进行,Mark一下这个特别的经历,新鲜又别具意义。穿上防护服之后,一切都需要格外注意,方舱医院建在体育馆内,很多电线都布置在地面,走路时要格外小心,由于大量病人收治的需要,建设紧急,挡板拐角会有个别小钉子,哪怕被刮破一点衣服,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我集中注意力,从第一个患者开始问起:病史、体征、CT片……开始的新鲜感逐渐被感官上的不舒适所替代,一个小时后,由于不停问诊,口罩内已湿透,吸气时,内层的口罩就像沾满了水的纸一样,紧贴到鼻腔,每次都需要尽力努着嘴,强撑开一丝空间,才勉强可以呼吸,慢慢涌上的窒息感和已经上雾的护目镜,让这次查房更艰难了些。

方舱的患者虽然都是轻症,然而这次新冠肺炎的最大特点就是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快,可能前一天还下地散步,第二天就突然病情加重,甚至需要抢救,插管呼吸支持治疗。而我发现,救治的重点其实不全在于治疗,还有鼓励,鼓励他们有对抗病毒的决心和治愈的信念。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说,询问、讲解、安慰,这次查房真的很充实。

很幸运,很多临床医生都不会有这样的体验:3个小时,104个患者。查完后让我感觉“酣畅淋漓”。按部就班脱掉防护服,小风吹过,前胸微凉,才发现上衣已经湿透,虽然觉得疲惫,但却无比充实。

这就是我们方舱医生的日常工作,作为一个普通平凡的医者,能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深入前线,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救治患者,为他们个人及家庭带去希望,我觉得心里很踏实。我们不伟大,我们只是做着应该做的,同每一年的每一天一样,不过是换了地方。当然我也有小小的心愿,就是疫情早些过去,重启这座城市的播放键,还它应有的繁华。

辽沈晚报记者 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