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唐人街探案3》“搞笑”变化

刘昊然:跟着“唐探”一起成长

辽沈晚报 2020年01月23日

几年前第一部《唐人街探案》出来时,没人想到刘昊然这个稚嫩的年轻人可以扛起这么大的票房,也没人想到他竟然能搭配王宝强塑出个银幕经典CP。现在,已经拍到第三部的《唐人街探案》系列让观众认可了刘昊然这个年轻演员,他也被陈凯歌等很多名导赏识。近日,刘昊然接受了记者采访,对他来说,《唐探》系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拍第一部时压力大 新人没经验还要面临高考

由陈思诚执导的《唐探》系列前两部累计票房已经达到了42亿,而《唐人街探案3》在这个春节档的预售目前也达到了2亿,《囧妈》《姜子牙》等实力新片也仅仅只有4000万。《唐探》不仅成为国内最具票房价值的电影系列,也把刘昊然、王宝强组成的侦探二人组打造成了最具含金量的银幕CP。在《唐探3》中,王宝强、刘昊然饰演的唐仁与秦风,将空降东京破奇案。

《唐探》系列对刘昊然来说是一部特别的作品,5年前,正是这部电影让年纪轻轻的他有机会在大银幕上证明自己。《唐探》能做成系列并取得如今的人气,刘昊然表示:“它成长的最关键元素是《唐人街探案》这个名字下面就代表很多无限的可能性。因为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唐人街,不同唐人街有不同的文化融合,各种风格给《唐探》系列带来了无限可能。另外我们也赶上了好时候,国家发展,拍第一部时从来没有想过剧组有一天能在时代广场跑马车、能在涩谷撒钱。”

对于这个系列的未来,刘昊然相当有信心,“在我看来,它是中国电影史上非常成功的把推理喜剧融合在一起的系列电影。当你觉得这个已经是最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你:不,我们下一部能变得更好。”

可以说,《唐探》系列是伴随着刘昊然一起成长的。他从一开始的稚嫩新人,成为了如今备受名导赏识的年轻力量。回忆起拍摄第一部《唐探》,刘昊然说自己那时压力很大:“那时我会担心所有事情,没那么多的表演经验,又饰演这么重要的角色。而且还有高考,就像悬在我头上的一个炸弹在倒计时。让我很崩溃。”

随着《唐探》系列拍到了第三部,刘昊然对自己的角色也有了一些担心:“本身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这几年又尝试了不同类型的角色,怕会使角色产生落差感。拍别的戏都是在开机之前拼命想办法让自己变得不一样,拍《唐探3》就想拼命的变回去,努力回忆前两年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因为在系列电影里想要留给大家一个可以延续的印象,突然变化太多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比如说《哈利·波特》,你看完第一部直接看第七部,你会懵了。”

《唐探》永远带来新鲜感 不希望角色黑化

刘昊然说,他对《唐探》系列最大的信心就是它永远可以带给大家新鲜感。那么《唐探3》到底带来了哪些不同呢?这一次,侦探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日本,刘昊然爆料,最大的不同在于案件本身,“加上日本是一个比较适合密室、比较适合本格推理的一个国家,所以整体的剧本可能给人的融合度和可行度更高一些。《唐探2》在纽约这么一个繁华的现代都市、高科技的城市里面,你会觉得,比如说传统的本格或者说密室案件,可能跟这个城市的格调不太搭,但这样的案件放在日本就会变得非常搭。”

《唐探》系列不仅贡献了超高票房,也让王宝强和刘昊然这对谁也想不到的组合变成了经典CP,片中两人联手破案,“不协调”竟然变成了独特风格。对于自己饰演的秦风,刘昊然搞笑表示,在这一部中因为台词太多,原定有些“结巴”的设定也被弱化了。“《唐探1》由于秦风台词量不大,演起来相对轻松一点,但到《唐探2》《唐探3》时,很好笑的一件事情就是,随着秦风的台词量越来越大,结巴这件事情不得不慢慢的淡化。在我做工作日记的时候,我觉得这可能更多的一部分是来自于角色的成长,秦风他已经开始学会和大家交流,学会开放自己了。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是时长,秦风的话越来越多,你如果把结巴延续在每一句话里面,就会导致电影的时长超出大家想象的范围。”

至于有网友期待秦风黑化,刘昊然是反对的态度:“大家期待角色黑化,可能更多的是因为大家在生活里都是善良的人,可能大家都愿意看不一样的,有一定的猎奇心。我跟角色是有感情的,很多时候我更愿意把角色理解成为宇宙中的一个活生生的人,我还是更希望我饰演的角色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吧。”

而说到这次在与自己的侦探CP王宝强合作,刘昊然评价王宝强状态一直很有活力,“我觉得宝强哥的状态一直保持的很好,且非常专业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工作之外他又是一个很好的哥哥、长辈。这次在日本拍摄,宝强哥不光是带我,还有带妻夫木聪一起去打高尔夫球、吃好吃的。”辽沈晚报记者 张铂

延伸阅读

“七巨头”鏖战,谁能春节夺冠?

2020年春节档大战即将打响。每年春节档都会被冠以“史上最强”,但从影片体量和题材来看,今年春节档确实不负这一名号。“七巨头”组成的阵营类型覆盖面广、话题性强,囊括灾难救援、传记、体育、神话、喜剧、冒险、动画等题材,无论业内还是观众都给予了超高期待。

阵容:

竞争激烈难以预测冠军

“七巨头”中,《唐人街探案3》《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囧妈》《紧急救援》四部影片是头部种子选手,春节档票房冠军极有可能出自这四部作品。

其中,《唐人街探案3》有前两部的基础,已经是观众熟悉的大IP,陈思诚这次还请来妻夫木聪、长泽雅美、三浦友和、浅野忠信、铃木保奈美、托尼·贾等亚洲知名电影人,并以反战为核心主题,制作和表达上的升级可见一斑。

《夺冠》讲的是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热血励志历史,由极为擅长调动观众情绪的陈可辛操刀,还有巩俐、黄渤、吴刚等实力派演员,也拥有极强的观众号召力。

林超贤的前两部作品《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都是热门档期的“逆袭王”,《紧急救援》是他第四次与彭于晏搭档,能否再创逆袭佳绩,还要看两位能否突破自我,带给观众更多惊喜。

《囧妈》虽已是“囧系列”第四部,但徐峥却是首次闯进春节档,影片将喜剧排至次位,而将温馨的母子情放在首位,也符合春节档合家团圆的主题。

《急先锋》《姜子牙》《熊出没·狂野大陆》虽然位于第二梯队,但实力也不容小觑。有成龙这块金字招牌,意味着《急先锋》至少在票房上有“基本盘”;《姜子牙》是光线影业“中国神话三部曲”继《哪吒之魔童降世》后的第二部,如果质量够硬,有望复制“哪吒”的成功;《熊出没·狂野大陆》被誉为“表现最稳定”的春节档影片,凭借面向儿童市场的精准定位,每年在春节档都能有不错的票房。

激烈竞争中,是某一部影片凭借超高口碑在“七巨头”中脱颖而出,还是彼此旗鼓相当,各分一杯羹,目前还很难预测。影评人史航比较看好《夺冠》《唐人街探案3》《囧妈》:“《夺冠》是‘国民女神’巩俐和‘国民演员’黄渤来演国民题材,非常让人憧憬;《唐人街探案3》因为有了几位日本演员的加盟,‘唐探宇宙’再次群星璀璨;《囧妈》我们已经知道是一趟前往俄罗斯的旅途,但为什么没叫《俄囧》,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因为它意味着电影不是说在一个地方打卡,而是让我们回头看看自己最牵挂的是谁。”他认为春节档一定会有让观众惊喜的作品,也可能会出现让大家失望、甚至大跌眼镜的影片,但这只能证明中国电影观众对中国电影的爱。

提档:

集体“围堵”《唐人街探案3》

往年春节档都是从大年初一开始正式竞争,但1月20日,从《囧妈》开始,《熊出没·狂野大陆》《夺冠》先后宣布“抢跑”至除夕上映。有人笑言,这三部影片的提档,意味着“最强除夕档”的降临。

不过,提档有可能打乱影院原定的排片策略,更让大量影院工作人员失去了除夕夜跟家人团聚的机会。有网友直接在徐峥微博下表达不满:“能不能饶了电影工作者?初一正常上片不行吗?一年就三十这一天轻松,你现在这样一搞,员工都得上班!想钱想疯了?”电影《急先锋》则颇有些对呛意味地发海报,宣布不会提档,说“《急先锋》除夕不急”,这样的回应火药味十足。

面对影院从业者的抱怨,徐峥随后在微博中致歉,表示会到各地影院工作人员中发红包做一些补偿。他还说,提档“的确是为了提升假期的票房”,“希望这是个好年的开端”。

影评人“二十二岛主”分析,这三部影片提档是为了“围堵”目前在预售中一骑绝尘的《唐人街探案3》,抢占先机。截至1月21日下午,“一超多强”的预售格局已经形成,《唐人街探案3》以2.25亿元的预售票房稳居“七巨头”第一,《囧妈》和《姜子牙》则分别以约4400万元、4300万元的票房居第二、第三位。“提档虽然会多出一天的排片,但有多少观众会在除夕去影院观影还不好说,而且一天的票房也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影片口碑才是核心,只要观众喜欢看,就不怕没人来买票。”

前景:

宣发低调最终口碑取胜

轻营销、重口碑,则成为今年春节档在宣发上表现出来的特征。

往年春节档往往提前一个月便开启预售,各影片之间的大战提前打响,但今年春节档的预售“统一步调”,1月18日凌晨才姗姗来迟,距离春节档仅一周时间。

预售开得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影片之间通过票补打价格战。早在2018年春节档就曾传出限制电影票补的消息,全国影院票价(普通观众实际支付部分)不得低于19.9元,今年春节档预售期间,所有影片票价单价也基本统一,不可多补。

制片人瞿晓表示,这应该是近几年春节档首次基本无票补,“限制票补能够挤掉电影市场的泡沫,让各影片在营销上以口碑为重,并凭借口碑实现正当竞争。”

从宣传上看,相比前几年大张旗鼓的春节档宣传大战,又是承包春运车厢,又是电影广告农村刷墙,今年七部影片集体走低调宣传、口碑为上的路线,物料发送、路演、短视频宣传等手段都较为常规。除了《熊出没·狂野大陆》在全国开启大规模点映、《紧急救援》有小规模点映,剩下五部影片目前均保持神秘,未安排点映。

这也给影院排片出了一个难题,不少影院经理只能根据预售情况“盲排”。北京某影院张经理坦言:“现在《唐人街探案3》肯定占第一位,大年初一应该能占到20%至25%。第二梯队就不好说了,《囧妈》《姜子牙》《紧急救援》都有可能,《熊出没·狂野大陆》排片场次也会不少。我们现在只能观望,等所有影片都上映了,之后再根据各自口碑调整排片场次。”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