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零下21摄氏度,暖棚内近20摄氏度,一进大棚,眼镜上满雾气。
看着顶花带刺儿、新鲜水嫩的旱黄瓜一批批的剪下运走,扶贫工作队队长、工行锦州分行副行长张莉梅心里踏实了:这样高品质的黄瓜在春节期间批发价可以卖到四五元一斤,一亩地可产一万多斤黄瓜,那样的话,这个新上的暖棚很快就能见效益了。
锦州义县白庙子乡兴隆村党支部书记赵铁军说,暖棚和冷棚都是我们长期受益的项目,在工行的帮助与扶持下,未来我们辽西贫困村的农业要慢慢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
2020年1月16日临近春节,省工行副行长宋宁与扶贫工作队成员调研了帮扶对象锦州义县白庙子乡兴隆村的最新扶贫进展,同时走访已经脱贫的家庭,并带去米、面、油等相关物资,对贫困人员进行探望和慰问。
扶贫项目更长远
暖棚成本高但全年可利用
作为省工行定点帮扶的贫困村,锦州义县白庙子乡兴隆村是兴隆沟村与平房峪村的合并村。该合并村是典型的辽西贫困村,用兴隆村党支部书记赵铁军的话说“十年九旱,经常颗粒无收”,最高纪录曾经连续六年绝收,农民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更别提人工钱这些成本了。
针对这一情况,辽宁省工行的扶贫思路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着眼于切实帮助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自主脱贫能力,推动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单点式向集中连片式转变,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新模式。
兴隆村的暖棚2019年9月份开始筹划建设,当时工行的扶贫队成员多次调研,确定设施农业的发展前景更好,即使前期投入成本高些,但是未来对村经济更长远更有保证。为此省工行出资15万元捐建蔬菜种植暖棚1栋,全面增加反季节栽培时间,扩大收益空间。
这个近两亩的暖棚10月开建,旨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建暖棚种植什么农作物比较可行?什么会容易赢利?工行扶贫工作队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征求合作社和农民的意见,最后确定先种黄瓜看看。现在看来,现在长势茁壮的黄瓜可以一直种到六月份,如果市场行情稳定,这个暖棚会带来半年的稳定收入。七月份再换一茬载种,这样全年都能衔接上。
比较下来,以前种玉米利润极薄,一年下来一亩地收入才二三百元。但设施农业完全不同,作为一种尝试,现在兴隆村的雨鑫蔬菜种植合作社有了越来越强的“不靠天吃饭,冬天也要种植”的意识和想法。赵铁军说,有了冷棚,我们可以比大地提前一两个月开始育苗和提前一两个月种植农作物;有了暖棚,我们可以一年四季都有地种,都有苗长。而且干旱和洪涝都不怕了,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收入。
扶贫工作队队长、工行锦州分行副行长张莉梅说,无论冷棚还是暖棚极大地帮助贫困地区激活发展动力,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或者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的农户再返贫。
工行锦州分行开发区支行行长助理、驻村第一书记徐亮说,工行出资帮助兴隆村新建的黄瓜大棚就是要保证村民冬季也有收入,使帮扶成果全年都能让贫困户切身感受到和看得到。
扶贫手段更务实
消费扶贫与硬件扶贫齐上
2019年,工行很多员工都有一次难忘而特殊的西瓜购买经历:作为扶贫手段,来自于锦州义县平房峪村的西瓜,一度在工行供不应求,西瓜口感好水气大糖份够只是一方面,更多还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体现。
通过省工行的投入扶贫款及帮助消费扶贫,平房峪村利用村集中土地30亩建制两个西瓜大棚,约2000多平方米,两个大棚的西瓜收入达到预期效果,不但解决了贫困人口打工增加收入,还帮助村集体收入新增1万多元。
作为一种务实的营销与推广手段,未来省工行还会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将消费扶贫做为帮助解决贫困村农产品销路难的一项有力举措,也将消费扶贫的常态化制度与内容全面建立起来。
同样以一种务实精神,省工行对义县兴隆村的扶贫着重聚集“两不愁三保障”等薄弱环节。曾经是尘土飞扬的砂石路,如今是干净平坦的水泥路,这是省工行出资为义县平房峪村修建的长约400米的“工行路”,有力解决了村里一条主路长年出行困难的问题。
扶贫思考更科学
在市场中摸索和尝试
刚刚过去的2019年,脱贫户刘书春拿到了村里分红收入2300元,陈世卓一家甚至拿到4000多元,这让这些脱贫农户对未来生活有更多期盼。
在工行尊重现实的扶贫思路下,贫困村党支部的务实想法与市场意识也更强烈。赵铁军说,2019年,冷棚暖棚种什么,更多还是尝试,工行也不断带领我们考察市场,观察和思考变化,比如辣椒2018年两三元一斤,2019年两三毛一斤都没人要,那2020年,我们还要不要种植辣椒?针对市场要做出预判和准备,冷棚暖棚种植的农作物要互相弥补收益,多种经营都要跟上和配套。
赵铁军总结,我们村也在慢慢地找一种感觉,让这些扶贫项目不断优化和完善。比如兴隆村2020年的打算是三四月开始种西瓜,100多天后西瓜成熟了, 再换一茬种植辣椒,两茬作物交替来,尽量让冷棚也发挥更多价值。这其中还要考虑人工成本应尽量控制,之所以种植西瓜可以减少一部分人工成本,因为现在一小时10元的人工费用对他们来说还是偏高。
在工行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现在村里的合作社的项目,都在通过慢慢摸索,初具规模,并逐步走向正规。赵铁军打个比方“去年的冷棚和暖棚是初建,就像房子盖到半道儿,没法儿谈装修”,像种什么、怎么种的内容很多还在设计之中。但今年将会加大这方面的思考和尝试,让其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为农户带来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