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荒田
和友人在西餐馆吃午饭,全程毫无写头,尽管吃下肚去的“新奥尔良烤鸡翅”风味绝佳。值得一提的只是:虽老出了火候但好奇心不减的友人搁下刀叉,轻声问我一个奇怪的问题:“听到邻桌聊什么吗?”随他的目光看,距离我们的桌子仅五英寸的芳邻——两位慈祥的白人女士,相对而坐,絮絮而谈,标准的美式英语悦耳是悦耳,但一句也不曾听进去,于是我摇头。友人说:“我也没听到。”两人探讨个中缘由,结论是:彼是“外人”,我和同桌者从落座起就建立心理“屏蔽”,双方在自己的隐私空间相安无事。
同理,20世纪70年代的上海外滩,由于住房严重短缺,供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空间有限,于是形成一闻名天下的景观——成百上千对情侣身贴身地坐在围堤上,彼此间并无空隙,各自捉对儿卿卿我我。要问:情话不是被旁边的全听到了吗?答曰:不会。因为耳朵都聚焦于“听”自家情侣。
“听不见”现象背后,有所谓“水仙花情结”——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那喀索斯,在池水中看倒影,被自己的俊美迷住,发疯般爱上另一个“我”,从视线到情感都摈弃了自己以外的人物。此情结具普遍性,区别只在程度。极端者是自我中心。中国老话“眼不见为净”,俗语“有听没有懂”,也指向这一类心理状态。
如此说来,人一旦过分注意自己,便容易陷入“水仙花”陷阱,难以做换位思考。而人际关系的和谐,基础就是同理心和同情心。你姑且做一次“别人”,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就明白,从前诸多的不顺眼、不中听,如果对方并非都理所当然,至少也站得住脚。小孩子被大人牵着逛商场,一路上闹别扭,要马上离开。大人不明白,手拿气球,在琳琅满目的货架间逗留,这么有趣,还不满足?大人如果不下蹲,以和孩子的视线相同的高度看,怎么晓得小孩子所见,只有大人们的腿部,货架的底部,一点意思也没有。
“自我中心”群体,不但无从“善解人意”,也绝难客观地看自己。他们万般怜惜、欣赏、爱护自身,最大的受害者,恰是自己。一厢情愿地营造的私密天地,囤积在内的“奇货”,无非宠爱自己的父母一些毫无节制的夸奖,朋友们言不由衷的谀辞,自己筛选过的“网络评语”,在虚假的范围维持冰山一般的自我感觉良好。
我想,餐馆用餐时听不到邻座说什么不是大问题,不从自我走出来,却大大碍于心理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