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科幻更多是一种兴趣

辽沈晚报 2019年12月23日

作家简介 韩松,科幻小说家,出版作品《火星照耀美国》《红色海洋》《地铁》等十余部,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世界华人科幻文艺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京东文学奖等。

韩松的办公室令人叹为观止。办公桌、沙发、地板、窗台、墙角……满满都是书,堆得肆意、放任、危险。最夸张的时候,整个空间几乎被书埋起来。韩松坐在遮天蔽日、混乱无章的书的茂林里,一手做新闻,一手写科幻,一副“时人不知余心乐”的怡然自得。

韩松现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他的另一重更知名的身份是科幻作家,与刘慈欣、王晋康、何夕并称中国当代科幻“四大天王”。

他读书涉猎宽泛,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无所不包。尤其嗜读展现当今科技最新发展的各类著作,还会将《参考消息》上有关前沿科学动态的文章制成剪报。谈到近年来长足发展的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宇宙科学等等,韩松展现出一位具有人文关怀的科幻作家的深思熟虑。

“人工智能和人结合在一块儿,那就是非常大的进化。比如在你的大脑里植入一个芯片,已经有人在实验脑机接口。当人工智能和大脑结合,一个晚上就能把原来读十年大学的书都输入到大脑里去。那么人类就会进化得非常快,世界的改变也会非常大。”

在被问及他与刘慈欣合编的《给孩子的科幻》时,韩松说:“这本书叫《给孩子的科幻》,这本书不应该是那种很低幼的、以孩子的口气写的科幻。其实现在国内的很多科幻征文,都是面向中学生、小学生的。跟我们当时一样。最近深圳那边搞了一个征文,寻找中国最科幻的少年,参加征文的以小学生为主,最后得奖的都是9岁、10岁、12岁这么大的小作者。我是评委,征文里边好多好多写得可深刻了。死亡、痛苦、对未来的忧虑,都用科幻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韩松看来,科幻小说其实是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它想象的是一种未来的现实,而所有未来的现实都由今天的现实所延伸、演变。许多今天正在发生的现实,它所暗藏的社会伦理问题,许多年前早已由科幻作家发出预警。

韩松也是我们拍摄过的最“壕”的作家,但凡心仪的书籍,他会购买两本以上,一本用来读写画,一本用来保存。因为空间不够,书堆放起来以后不好找。解决的方法却是购买更多相同的书……这看起来很悖谬,就像韩松最喜欢的《水浒传》,妙就妙在“它能把很多矛盾的东西融合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