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参籽。 桓仁“非遗中心”供图
拜祭老把头、山神爷孙良。 桓仁“非遗中心”供图
在桓仁的大山里,曾经有这样一群人:
春暖花开时,背上锅盐米、手拿索拨棍,三五个人或十几个人,一群一伙,在“把头”的带领下,“放山”挖参、寻找美好生活的希望。
“靠山吃山,自然要祭山感谢、求山神爷保佑。”
桓仁祭山“非遗”第五代传承人杨国孝告诉记者,祭山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六,“这天是开山挖参的老祖宗、‘老把头’、山神爷孙良的生日。”
“老把头”为给母亲治病 到长白山挖参
“放山”挖参在长白山地区传承数百年,有着自己独特的人参文化,“老把头”孙良的故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传孙良是明末清初山东莱阳人,母亲患病,大夫说只有东北长白山的野生人参才能治好,因此孙良闯关东到了长白山,和老乡张禄结伴“放山”挖参。
后来两人走散了,孙良决心要找到张禄。
可是没等找到张禄,孙良就饿死在蝲蛄河边,遗言说:“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过海来挖参。路上丢了好兄弟,找不到兄弟不甘心……再有入山迷路者,我当作为引路神。”
因为孙良是个孝子、重情义,还愿意给迷路的“放山人”引路,“放山人”就把他奉为“老把头”、鼻祖、长白山神,每年进山前祭拜。
五代传承
领着大家祭山又致富
杨家从祖太爷杨作云就开始当把头主持祭山,杨作云从河南开封闯关东落户在桓仁开始“放山”,被大伙推举为把头,领着大伙进山挖棒槌(人参的别名)。
这把头可不简单,除了为人正直、重情义、被大伙信任,还得熟悉人参习性,有足够的辨别采挖人参的经验,在山下望山势坡向就能大致判断出哪里有人参。
杨国孝的太爷杨延春喜好打猎,自然对大山熟悉,同样成为把头领着大伙祭山“放山”。
杨国孝说,那时候挖到“大山货(好人参)”,就由把头带着,从浑江上的码头放排,一直放到鸭绿江,然后转到营口去卖。
杨国孝的爷爷杨德林当把头时,有一年从营口回来被洪水困在宽甸山里,他躲到了一个猎人用的窝棚里,没有吃的,把没卖掉的人参和给药房代买的枸杞、桑葚,还有顶雨挖的桔梗、黄芪一起熬汤喝充饥。
“下大雨蜂子不出来,还能采蜂蜜吃。”
虽然喝了七八天汤,可再赶路时杨德林却感到非常轻快。他知道是汤的原因,就把熬汤的材料加上解除人参燥热的药材记下来,平常日子也喝汤健体。
杨国孝的父亲杨玉增念过私塾、学过买卖、放过山,新中国成立后参与组建供销社,还是跟人参打交道。“不过那个年代不祭山了。”
杨国孝长大后到供销社,还是跟人参打交道,母亲跟他说:咱们家世代靠山,还是找地方摆几块石头拜拜老把头吧。
1987年,杨国孝停薪留职搞人参加工,带动了不少乡亲,祭山的传统又发扬起来。而几代把头传下来的不仅是祭山的规矩,还有做人的正直和宽宏,不管乡亲们有什么事,他都乐于出手相助。
桓仁“非遗中心”主任李久旭告诉记者,现在桓仁开矿的、伐木的、种树的,只要是跟山沾边的行业都开始祭山。因为杨国孝为人厚道、宽容,不少人跟着他搞人参挣了钱,都愿意跟他干,他的祭山规模就越来越大。而世代的传承也让杨家祭山的民俗味道更浓。
1996年杨国孝开始种植林下参,建立了山参谷人参种植基地。他还对爷爷留下的配方加以改良,生产健力参食品,“强身健体,入冬开春不感冒了。”
现在,杨国孝成立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准备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必须闯出一条新路,才能让大伙有奔头,让更多的人靠人参致富。”
“放山”挖参
要不得贪财忘义、心术不正
杨国孝说,“放山”最怕的就是有人心术不正、贪利忘义。因此祭山时,把头会带着大家起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有私心天诛地灭”等。
进山时人人都带着约1.5米长的索拨棍,进了山一切都要听把头的,把头通过看山形、坡向和林带寻找有人参的地方。
找参时大家排成横排,间距四五米远,以彼此能看见、不落趟为准,在山上拉圈,看到人参就要喊“棒槌”,用索拨棍敲树干。
边上人就要大声问:什么货?
这边就要回答几品叶几品叶。然后把头过来,把人参用红绳和铜钱拴上,绑在钎子上,再慢慢挖出来。
受家庭影响
杨国孝从小就跟人参有缘
他说,11岁那年,他跟二姨还有表哥表弟上山采菜,淘气满山跑跌倒了,因为不好意思,就把面前的一丛植物当人参挖了出来。“结果真的是人参,还是380多年的老人参,到县里医药公司卖了280元钱,家里还奖励我给炒了鸡蛋。”
祭山仪式:
三月十五这天写好对联,通知大伙,买酒买菜,买头黑毛猪,搭好棚子。
三月十六起来选好时辰到山神庙。
去的时候人手不能空,庙旗、水果、馒头、香、酒、桌子……每人手里至少有一样东西。
祭山仪式请山神爷保佑风调雨顺、山下种人参的发财、人参苗壮苗齐;请山神爷保佑进山的山民身心平安、在山林里发财;礼毕,放鞭、把红布扯的庙旗用树皮缠上,立在庙两边。
杨国孝表示,祭山过程约持续半个小时,然后准备饭菜,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这一天什么山上的活都不能干,动土的锹镐、镰刀、斧子都不能动。”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