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在剑桥。图片来自《志在摩登》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一架350马力的小型邮政飞机由沪赴京。
这架飞机时速仅90英里(约合144公里),除了两名机师,徐志摩是唯一的乘客。
飞机于那天早上8点起飞,先抵达徐州。到徐州后,徐志摩因头疼不想再飞。他利用飞机经停徐州的空档给陆小曼发了一封信,告知了这一细节。
“可飞机重新起飞时,他还是回到了飞机上,他的命运也就由此敲定。”
徐志摩的嫡孙徐善曾在为祖父撰写的传记《志在摩登》中这样写道,笔触之间,有抑制不住的伤感。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失事,35岁的诗人罹难。
如今,88年过去。
最近,位于杭州闹市间的徐志摩纪念馆,“云游天外——徐志摩先生罹难八十八周年纪念展”正在热展。展览期间,刚推出新书《说徐志摩》不久的陈子善先生、《汉语大词典》编委戴建华先生、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子张先生,共同聊了聊不一样的徐志摩。
正视并承认那些爱情纠葛
相信很多人对徐志摩的评价是单一的。
比如,形容他是一位浪漫诗人,或者一位恋爱高手。
这当然也是徐志摩,但不是全部的徐志摩。
正是这座徐志摩纪念馆,这几年邀请来许多著名学人,他们以各自的研究丰富着徐志摩在今天的呈现。
当然,今天的大众要理解徐志摩,还是不能免俗地回到他与几位女性的关系上。
陈子善先生是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开始“说说徐志摩”的。
本来,电视剧热播之时,制作方曾邀陈子善与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进行对谈。他说,自己当时都准备好了,要在对谈的时候对电视剧大大批评,可因为黄磊的档期,这场对谈没有举行。
在陈子善看来,《人间四月天》的编剧受到张邦梅为张幼仪所写的传记《小脚与西服》的影响,在电视剧中的倾向很明显——“抬张,捧林,贬陆”。
“前两者不反对,但不要贬陆,为什么?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要妄加评论。”
陈子善认为,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为他做了很多身后事。“如果对徐志摩没有感情,她不会这么做。”正因如此,陈子善的新书《说徐志摩》的附录,收入了几篇写陆小曼的文章,比如《还她一个公道》。
在陈子善看来,那些世说纷纭,多是放大了的张幼仪、林徽因的优点,与同样放大了的陆小曼的缺点相比较,本身就不客观。而人人都有优点与缺点。
而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也是在《人间四月天》热播之后,陈子善读到了林徽因后人接受采访时所说——“林从来没有说过爱徐,林对徐很好,很关心爱护,很亲密,很敬爱,但并不属于恋人之间的爱。”
而陈子善先生认为,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纠葛既属于“私人空间”又存乎“公共空间”,因为这关系到现代文学史的某些重要史实,也关系到对他们许多重要作品的诠释。
“事实上,海内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一直关注两人之间的恋情对他们创作的深刻影响并不断地加以研究。承认林徽因也爱过徐志摩,丝毫不影响对林徽因与梁思成爱情的肯定,也丝毫不影响对林徽因情操与才华的肯定。前辈的情感纠葛是他们所处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的聚焦,是那个时代的人对自由恋爱、真挚爱情和理想婚姻的追求。作为后人,正视并承认前辈之间发生过的爱情纠葛,其实是对前辈道德和情感的理解和尊重……”
“志摩是人人的朋友”
在学者的诸多讲述和书写中,我们才得以从细节处得知,徐志摩的魅力,并不仅仅在我们熟知的爱情故事上。
陈子善用“勤奋、认真”来评价徐志摩短短35年的人生:“他比很多活到八九十岁的作家写得还要多,诗歌、评论、散文、翻译,包括小说,他都一一尝试。”
徐志摩对国家和社会非常有责任感,他除了是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还是国际笔会中国分会的发起人和推动者,以及当时上海知识分子学术沙龙“平社”的重要力量。
在平社,他们一周或两周一聚,为中国当时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问题,认真思考讨论,甚至积极实践。平社还拟定了一份每期讨论的主题表,其中,徐志摩要谈的是从文学上研究中国问题。但实际上,徐志摩最终谈论的话题可能不是文学,而是婚姻和家庭——林语堂在1930年日记中,写下了短短的一句:平社在志摩家讲伴侣结婚。
陈子善认为,这次在徐志摩家中的沙龙,如果是徐志摩亲自来讲,“更是现身说法,想必很精彩”,只是,这一次活动没有留下更多的文字资料。而这些往事,也都是陈子善在胡适和林语堂等人的日记中,一句一句地拼出来的。
诗人方令孺在悼念徐志摩的文章中曾说:“志摩是人人的朋友。”
的确,他与人交往,不以意见相左而群分,用陈子善的话来说,是“没有心机,一腔热诚”。
陈子善还讲到了关于徐志摩的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1923年5月间,徐志摩促成了奥地利著名小提琴家F.克赖斯勒(1875~1962)在北京为中国听众演出。
原本,克赖斯勒此次中国之行,本意是想向中国听众介绍自己的音乐。他先到上海,虽然演出盛况空前,但台下的多是“白面孔”。
这让克赖斯勒对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产生了质疑,也基本放弃了为中国人演奏的念头。当他由日本到中国的天津后,身在北京的徐志摩便专程到天津,说服了克赖斯勒,专门安排了一场给中国人的演奏。
一个在诗坛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如何说服一位音乐大家改变主意?
除了徐志摩的英语好、为人真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懂行。
这场演奏会有一个亮点,就是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第一次合作。“这场演出的司仪,或者说是报幕,就是林徽因。”陈子善说。
为什么有那么多优秀的女性喜欢徐志摩?在当下的社会中,他依然会那么受欢迎吗?
当我们多读一点徐志摩,从他与那个时代中人的交往去了解真正的徐志摩,就会有自己的答案。
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