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北侧山坡上杂乱分布着散坟,高层住宅在山坡投下阴影。本报特别报道组 摄
华润半山悦景小区外景。
近日有大连市民爆料:华润半山悦景小区一期今年10月下旬交房,业主们收房时看到北侧山坡枯黄的草木间不规则地分布着很多坟头!
据大连市中山区政府在“大连民意网”回复的数字,这片散坟约300余个。多位业主表示买房时未被告知小区北侧有散坟,购房合同“不利因素”中也未提及。
面对质疑,售楼处工作人员表示“不告知(散坟)在法律上是没问题的,告知(散坟)不是我们的义务”,并表示“目前我没接到任何公司允许可以退房(的通知)”。
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目前能想到的方案是在树木上挂遮挡物把坟头和墓碑挡住。业主们无法接受这个办法,“挡住了,坟就不在山上了吗?”“区里修了一条通往山上的健身通道,路边那么多坟头,谁敢去健身?”……
近300万元买房
北窗外坟头数不清
“2017年我在大连市中山区华润半山悦景一期买的房子。”12月3日,业主张雪表示,当年以近300万元的价格在该小区买下一套期房,“买房时只参观了售楼处样板间,置业顾问以安全为由不让进小区,今年10月下旬收房才第一次进小区,进屋一扭头就看到北窗外的山坡上坟头密密麻麻!”
“不夸张地说,眼神好的在屋里能看到近处墓碑上的字!买房时没人告诉我山上有坟,购房合同的‘不利因素’里也没提。”张雪说,该小区单套住宅面积130平方米以上,房价280万元以上,“贷款的话,一个月房贷要还一两万元……窗外这景象怎么入住?想卖的话,谁看到这场面还能买?就算有人买,不也得狠狠压价吗?!”
12月4日,辽沈晚报记者来到该小区。园区共有6幢住宅楼,北侧是4幢33层高层住宅,南侧是2幢洋房。从3号楼高层消防通道北窗望去,景山南坡分布着不规则的散坟,因山上草木遮挡无法准确清点数量,一些坟头还摆放着祭品。
提不提坟地
购房合同出现俩版本
该小区北侧是山体挡土墙,俯视以双排车道作参考,目测最近的坟头与挡土墙水平距离约10米远。因挡土墙遮挡,高层住宅的部分低层住户看不到散坟。挡土墙高度随山势变化,4幢高层住宅被遮挡的楼层约4至7层不等。
业主韩萌表示,一些低层住宅是小区“尾盘”,“我们看到过一份低层住宅的购房合同,‘不利因素’里写明了北侧山坡有散坟,和我们的购房合同是不同的两个版本。”
翻开张雪的购房合同,“不利因素”罗列了小区红线外1公里内的公交车站、挡土墙、锅炉房及高压线等;而在一份被挡土墙遮挡视线的住宅购房合同中,“不利因素”明确表述为“在本项目西侧和北侧山上存在墓地,会产生一定的视觉、烟尘等影响”。
“能看到坟地的,合同里不写有坟;看不到坟地的,合同里却写明有坟。”韩萌说,“该写的不写,可有可无的却写了!不让进工地,给我们看航拍画面,满山绿色覆盖可漂亮了,但事实却是山上有那么多坟地!”
工作人员:
没义务告知有散坟
12月4日下午,小区售楼处,客户关系部一位陈姓工作人员回应了业主的质疑。
对于“从买房到收房2年多,为何不让进小区实地查看”,陈姓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收房流程至少在大连华润是统一的,不把费用交清不能给你们钥匙……这是我们公司决定的,考虑是多方面的。”
业主提出退房并表示应考虑涨价和房款利息等因素。陈姓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没接到任何公司允许可以退房(的通知)。”
对于“两个版本合同”,陈姓工作人员表示“有些业主提出问题,我们会更新不利因素。经过交房这么长时间,我们一直认为这是红线外的东西,告知不是我们的义务,红线外属于政府管辖的地方,包括后来新建的坟,……。”
“你们拿地前是不是知道有这么多坟?”业主问。“对,那肯定的。”陈姓工作人员说。
“这不是销售欺诈吗?”业主问。“法律上是没问题的,红线外有公墓不告知是违法的,但散墓可以不告知。如果中山区把它确定为公墓,就不可能把地卖给我们去建房;既然卖这块地,那就允许我们在这建房。”陈姓工作人员说。
多位业主
投诉到“大连民意网”
小区多位业主将此事反映到“大连民意网”。12月4日下午,辽沈晚报记者在该网站输入“半山悦景”搜索,关于“小区北侧山体散坟”的投诉共显示11条。
中山区政府回复:1.现场检查未发现诉求人所诉虚假宣传行为,无证据认定被诉人存在欺诈销售行为。据该项目开发销售商华润置业(大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说明,“山坟不存在其项目红线范围内”;2.中山区多部门现场核实,山林中散坟数量约300余个。散坟设立时间多在上世纪80年代甚至更久,小区建成前就已存在……下一步一是加强山林日常巡查管理,防范新坟产生和森林火灾发生;二是加强殡葬法规政策宣传,引导散坟家属自主迁坟;三是向市里申请公益性墓地,解决散坟安置问题。
业主张雪拿出316名业主签字的《散坟迁移并建立山体公园的申请》,“大片散坟离小区这么近,既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不符合《大连市殡葬管理条例》,还存在火灾隐患,我们联名申请在这里建设山体公园,不但有利于推动迁坟,还能惠及周边数万居民!” (文中业主均为化名)
本报特别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