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有效控制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加强对婚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
辽宁日前发布《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年龄范围在14—35周岁的青年,在思想道德、教育、婚恋、创业、社保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10方面重点项目。
逐步分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
《发展规划》提出,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建立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电视、卫星等多网合一、优势互补的远程学习网络、服务平台和学习资源库,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在重点学科领域培
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领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和完善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及干预机制
《发展规划》提出,持续提升青年营养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青年体质达标率不低于90%。有效控制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在学校教育中强化体质健康指标的硬约束。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严格执行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标准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保证体育课时和课外锻炼时间得到落实。
重点抓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学和职业学校普遍设置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室,高校按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构建和完善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及干预机制。关注进城务工青年健康状况,开展健康监测。强化青年人群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
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
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支持开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打造“辽团缘”省级婚恋交友平台,为各行业、各领域有需要的青年搭建起安全、可靠、便捷的婚恋交友桥梁。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推动市场监管、公安、网监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加强个人用户信息保护,加强对婚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加大适龄青年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和产前检查普及力度。保障青年在孕期、产假、哺乳期期间享有的法定权益。
遏制校园欺凌净化网络空间
依法采取必要惩戒措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案(事)件发生。净化网络空间。探索建立未成年人司法联席会议制度。在侦查、起诉、审判、刑事执行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落实相关特殊保护制度。做好未成年犯刑满释放、解除社区矫正时衔接管理。妥善安置附条件不起诉、适用非监禁刑、特赦的未成年人和其他刑满释放的青少年。
加大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促使其回归家庭,帮助解决流浪未成年人在心理、健康、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临时性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包括进城务工青年在内的困难青年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大力推进城镇基本公
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为进城务工青年与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提供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帮助。
对青年体质健康定期抽样监测
重点项目方面,提出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切实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坚持体育锻炼成为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时尚。培养青年体育运动爱好,力争使每个青年具备1项以上体育运动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完善青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实现定期抽样监测和公开发布监测结果。
通过青创赛、青创空间、青创导师、青创培训等服务,支持青年创业者创新创业。全面推行青年志愿者实名注册制度,发挥共青团员示范作用,到2025年实现实名注册的辽宁青年志愿者总数突破200万人。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经淼